杨秀山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杨木森。1914年9月8日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今洪湖市)峰口镇万宝村一个佃农家庭。8岁入私塾读书。10岁起给地主放牛。1929年冬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担任儿童团团长。1930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被编入红6军军部特务大队第2中队。1934年夏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荆门县独立营特务队副队长,红3军第7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第7师党总支书记,红2军团第4师党总支书记、第11团政治委员、师副政治委员。参加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6年12月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八路军第120师骑兵营政治委员,第358旅第4、第7团政治委员,第7团政治委员兼中共静乐、阳曲中心县委书记,第358旅副政治委员。参加收复晋西北七城、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1941年春起,在没有团长的4年时间里,带领第7团深入敌后,先在桑干河以西同蒲路以南地区,后又进至形势极为严峻的静乐、阳曲地区坚持游击斗争。1942年10月率部护送由华中经山东、晋东南、太岳区去延安的刘少奇安全通过晋西北日军-线。1945年8月任晋绥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绥军区独立第4旅政治委员、第2纵队独立第4旅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独立第4旅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吕梁战役,延安保卫战的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作战,沙家店、宜(川)瓦(子街)、西府陇东等战役。1948年任第2纵队独立第4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在西北野战军冬季战役蒲城永丰战斗中,率部完成主攻任务。1949年2月起,先后任第1野战军第2军第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副军长,参加陕中、扶眉等战役和进军新疆。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1月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任高级系2班主任。1955年7月任军事师范学校校长。1958年始,先后任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院校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校部副部长,国防工业委员会政治部主任。1963年9月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主管全区部队装备、编制和行政管理工作。“文革”中,遭林彪-集团诬陷,被隔离审查。1977年任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长。1981年至1984年任后勤学院院长。是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9年、1987年先后两次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编写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负责《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史》的具体编写和修改工作。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11月27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