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1914—1967),原名寿山, 河南罗山孙家湾(今属于湖北省大悟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南游击队第五支队营长、支队长,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连长、营长,五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四团教导队队长、副营长、营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备一旅三团副团长,八路军南下第三支队九团团长,河南军区伊洛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五师十五旅四十三团团长,陕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商雒军分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宁夏军区副司令员,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人物生平
1930年在家乡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巩固和发展鄂豫皖苏区的斗争。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在红军第二十五军任排长。同年11月中旬,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中革军委指示,决定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向鄂豫陕进军。孙随部队由河南罗山出发,越过平汉线,经桐柏山区、伏牛山区,于12月上旬进入陕西商洛境内。千里转移路上,在同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的作战中,孙一直奋不顾身地在前沿厮杀。攻打山阳县城时,他高举红旗冲锋在前,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洛南县庾家河改称中共鄂豫陕省委,领导红二十五军开展了创建鄂豫陕苏区的艰苦斗争。1935年2月初,孙参加了对农民武装的改造。7月,红二十五军北上陕北,孙被留下来,担任鄂陕第五路游击师师长,率部在镇安、旬阳一带打土豪,分粮食,使该游击师由百人发展到五六百人。10月,鄂陕游击司令部与豫陕游击师合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十四师,孙先后任营长、连长、师部参谋。在攻打宁陕县城的战斗中,他带一个连从城西北架人梯翻过城墙, 打开北门,为后续部队打开进攻通道,歼灭守敌保安团300余人。1936年5月,孙任红七十四师第五团团长。与兄弟部队一起,在纵横几百里的
区域里与国民党军队兜圈子,并不时向秦岭北麓出击,直接威胁陇海铁路和省会西安。国民党军政机关在西安贴出告示,悬赏重金捉拿孙光。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七十四师奉命开赴三原,改编为八路军留守部队。孙先后担任警备第四团教导队队长、副营长、营长,警备第一旅三团副团长,八路军南下支队九团团长,河南省军区伊洛军分区副司令员。在伊洛,孙与战友们艰苦奋斗半年多,创建了抗日根据地,使中共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政组织在豫西站稳了脚跟。抗日战争胜利后, 孙调任中原军区第五师第十五旅四十三团团长。1946年6月,中原军区部队在-实施战略突围中,孙率四十三团第一、三两个营作前卫,一路上突破国民党军的-线,打退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掩护军区机关和北路突围的大部队胜利抵达陕南商洛——这个他12年前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区, 参加创建豫鄂陕根据地的斗争。9月,中共-批准成立豫鄂陕军区,下辖五个军分区,孙被任命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 他协助司令员王海山、 政委汤成功在长(安)、柞(水)、镇(安)、旬(阳)一线以西,汉水以北,川陕公路以东地区活动,当月就在双河口歼灭了陕西保安第八团的一个大队, 缴获机枪三挺、长短枪150余枝;10月,又歼灭国民党正规军一个营。 1947年2月,豫鄂陕军区所辖各军分区撤销,主力部队北渡黄河开往山西晋城休整了半年后,编入晋冀鲁豫军区序列,孙被分配到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五十五师任副师长。8月下旬,随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南渡黄河,在豫西开展斗争。9月下旬,遵照毛泽东关于“以一部出陕南,开辟陕南根据地”的指示,以刘庚、孙光、杨克组成中共陕南工作委员会,抽调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教导团的陕南籍指战员组成陕南独立团,由刘庚、孙光率领,与刘金轩率领的晋冀鲁豫第四纵队十二旅和陈先瑞率领的三十八军第十七师, 分三路由豫西向商洛进军。9月底,三路军队会师于商镇(今属丹凤县),开始创建豫陕鄂根据地。11月,中共陕南工委改为中共豫陕鄂第二地委,同时成立豫陕鄂第二军分区,孙任地委委员、军分区司令员。194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将豫陕鄂边区党委划分为豫西、陕南两个区党委,同时将豫陕鄂军区划分为豫西军区和陕南军区。孙任中共陕南第二地委委员、陕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 1949年1月,中共陕南第二地委改称中共商洛地委,陕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改称商洛军分区,孙仍任地委委员、军分区司令员,为商洛全境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历任宁夏省军区副司令员,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62年调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在剿匪、平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做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文革”中遭受破孩,1967年9月15日逝世。1978年11月6日,中共兰州军区委员会为其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