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海
杨文海,1941年1月24日生于湖南省武岗县(今武岗市)荆竹乡平沅村一农民家庭。
杨文海兄弟姐妹七人。父亲长期患支气管炎,病得骨瘦如柴。母亲患有心脏病,不能参加体力劳动。在小学读书期间,杨文海学习刻苦,成绩优良。每天放学回家,他割草、担水、做家务,一刻不停。他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上山砍柴,下河摸虾,以积攒零钱做学费;数九寒冬,他还要冒着严寒去放牛。
1954年,杨文海高小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廖湄中学。因家庭困难,在学校读了一个星期后,父亲含着老泪把他领回了家。从这时起,杨文海便彻底告别了学校,回到了农村下田种地,帮助多病的父母,用稚嫩的肩膀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1958年,杨文海所在村办起了公共食堂。杨文海认得几个字,又为人正派,大家选他担任食堂会计,负责记账、分饭。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从来不利用分饭的机会给自己或家里人多打饭菜。相反,他见很多人吃不饱饭时,总是把自己的裤带勒紧,把自己本来就很少的饭分出一部分给别人吃,自己经常饿得两眼发黑。后来三个小食堂并作一个大食堂,他又被选为大食堂会计。担任大食堂会计后,他依然态度谦和,乐于助人,赢得了大家的拥护和敬佩。
1960年3月,杨文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军,被分配在某部一营三连当文书。由于他素来勤奋好学,字也写得漂亮,做事又很细心,为人又很谦虚,因而领导非常看重他,经常向他布置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1961年,连里有位上士调动了工作,连长和指导员找了几个战士,要他们接替这项工作,但谁都不愿干,因为当上士每天要步行20多里路给连里买米买菜,非常辛苦。杨文海知道这事后,主动请缨。连里领导虽然舍不得他离开文书这个岗位,但是找不到合适的人,也就只好让他接替了这个岗位。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两年多,每次挑一担米或买一次菜回来,一身都湿透了,但他从不叫苦叫累。
杨文海非常爱惜公共财物,每到周末,他都要细心为连队清点一次公物。如果发现短缺,他都要进行追查,直到搞清为止。为了让战友们的生活过得好一点,他宁肯自己辛苦一点,多跑几趟山路,也要尽可能地变换些花样,让战友们吃得满意。但伙食标准他却掌握得非常严格,从不超支一分一厘。他自己也从不利用工作之便开小灶,不揩公家一滴油。由于工作出色,1964年被提升为司务长。
担任司务长后,杨文海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了,从不在战士面前摆架子,而是把自己看成为一名普通士兵,经常和上士一起,下山买米、买菜。他还经常像雷锋一样,不留名,不留姓,暗暗为别人做好事。1965年炊事班战士宁芝迈家里生活很困难,一次,他接到父亲生病的来信,非常着急。杨文海知道后,尽管自己家里负担很重:父母常年生病,需要医治;妻子刚生小孩子需要照料;弟妹在校读书,需要用钱……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悄悄地给宁芝迈父亲寄去了60元钱。宁芝迈的父亲收到钱后从家里写信到部队,宁芝迈感到很奇怪,四处打听是谁寄的钱,但谁都不知道。宁芝迈没有办法了,只好写信回去要父亲把原信寄到部队。连长看信后,一眼就认出了是杨文海的笔迹。但杨文海却怎么也不肯承认是自己寄的钱。
不仅如此,杨文海每次回家探亲,都要主动去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1966年“双抢”时回家探亲,杨文海被传染上痢疾,他药也不吃,针也不打,却顶着烈日去割禾,不到一小时,就昏倒在田里。被群众抬回家后,过了一会儿,他又跑去割禾了。生产队的人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对家人,他要求非常严格。自1963年结婚后,妻子从未去过部队探亲,他认为妻子去部队,一则会耽误生产队的劳动,二则会影响部队的工作。在家里,他从不利用军人的身份搞特殊,每次到商店买东西,到食品站买肉,都坚持和普通老百姓一起排队,从不优先购买。
1967年冬,部队为了全面培养、锻炼杨文海,将他调任三排当排长。他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来到三排后,杨文海以身作则,带领战士们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并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找战士谈心,了解战士的思想情况,还有的放矢地给一些军事素质差的战士单独补课,督促他们尽快地跟上队伍。在杨文海的带领下,战士们思想稳定,你追我赶,进步很快,上级每次交给的各项任务都完成得相当出色。
1968年5月7日,杨文海带领的三排已全部完成了实弹投掷训练任务,正准备回营房时,副营长带领的一名新兵因操作失误,将手榴弹掷向人群,在场官兵30多人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文海大喊一声:“卧倒,我去!”就一跃而上,奋不顾身地冲向正在冒烟的手榴弹,用身体扑倒在手榴弹上。“轰隆”一声,手榴弹0了,杨文海身中80多块弹片,壮烈牺牲,年仅27岁。
1968年5月10日,总政治部批准杨文海为革命烈士。为表彰杨文海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1968年5月7日,广州军区授予他“舍己救人的好干部”荣誉称号,号召全军官兵向杨文海学习。《解放军报》、《广州日报》分别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