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抱一(1887~1936)
李抱一,名景侨,今洪溪乡长塘村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二月生,四岁入私塾,聪敏好学,十载苦读,广涉经史子集。十五岁入大同学堂,深受名师邹价人器重,每次讲课,必令李抱一坐其旁,并为其更名景侨。
三十年(1904)入湖南高等学堂预科,以第一名成绩毕业,清例奖授“拔贡”。随入本科学文。宣统二年(1910)以第三名卒业。
民国元年(1912)4月,任《湖南公报》社国内新闻编辑,常著文规切时政。民国四年(1915),《湖南公报》社因触犯当局而改组,李抱一愤而离社。随后与刘人熙等创办长沙《大公报》,李抱一任总编辑。
《大公报》创办时,正值筹安会拥护袁世凯称帝。李抱一撰文猛烈抨击。李肖聃曾称赞说:“……李君办《大公报》,值袁氏移国窃号之际,群众敢怒不敢言,君独毅然持正论以非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帝国主义对湖南进行经济侵略,北京政府以湖南矿砂作抵借外债,省督谭延阉并与之签订密约,妄图在湖南设立“中日银行”,拟以20万元资金,发行200万元钞票,操纵湖南金融。李抱一撰写《评日本对华政策》、《日人之所谓经济提携》等文,予以揭露。省议会和各界人士群起反对,迫使谭延闾取消借款密约。
在“五四运动”推动下,《大公报》采用白话文,宣传新思想,设调查、研究专栏,由李抱一与龙兼公分别负责。他们聘请毛泽东、杨树达等人为馆外撰述员。两个专栏一年即发表调查文章近百篇。李抱一深入水口山调查后撰文说,“人只道水口山是湖南的富源,谁想到这都是工人的血汗开发出来的。什么局长、科长,天天闲谈度日,每月可得几十几百元的薪资,而这些开辟富源的元勋,每日的工资不过一、二角,难怪世界上的工人不舒服!”
《大公报》是介绍马克思主义较早的报纸。民国8年(1919)7月,连载署名南陔的《社会主义两大派之研究》。次年3月,李抱一签发彭璜的《对于俄罗斯研究会的感言》,转载经毛泽东推荐的《俄国共产党历史》和李大钊的文章。
是年,李抱一与苏幼申等在长沙营盘街租房供家乡赴省投考学生住宿,并指导他们学习,贫者供其饮食。尔后,家乡扩建大同学校,他兼任建筑委员会副主任,自己慷慨解囊,并在旅省同乡中募集巨额资金。民国l0年(1921),家乡久旱大饥,尽出积蓄400余银洋,贩谷平粜救灾。
次年ll月,长沙铅印工人-,李抱一以“盾”为笔名发表《印刷工人-后的几句话》一文,指责工人。毛泽东当即著文《铅印活版工会致(大公报>记者盾书》,对他作了规劝和批判。李抱一未能接受。
《大公报》在开办和随后一段较长时间中,态度是比较进步的,对社会起过积极作用,但到后来,报纸言论出现-倾向。
李抱一毕生致力于新闻事业,主办《大公报》历时20年之久。每有撰述,必旁征博引,力求实际。如撰《长沙古迹今释》时,除参阅《长沙县志》外,还亲自访问居民,亲自观看建筑结构。他在家乡主编《长塘李氏家吏》时,参阅不少姓氏族谱,去芜存精,在谱牒学上有所创新。所著还有《老子今义》、《开梅山考》等共达48种,均收入《抱一遗著》中。
民国25年(1936)4月5 日于长塘李家去世,年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