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郑天保(1903~1971)
郑天保,原名君度,曾用名郑兴,广东梅县人。出生于归侨家庭。16岁入广东省立梅州中学,18岁停学被父亲带往马来亚,在叔父开设的商店当了2年店员后又返国,在省立梅州中学继续读书。民国15年(1926)考入广州中山大学,由胡一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中大团支部书记。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胡一声回梅县创办梅南中学,介绍进步教师、学生入党,创立了中共梅南区支部,积极发展党、团组织,宣传马列主义。是年秋,叶挺、贺龙率南昌起义之师南下,郑天保与胡一声在梅县、丰顺地区组织农民夺取地主、豪绅及警察局枪枝,响应秋收起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这时郑天保改名郑兴,担任第十团团长兼军事委员会主席。民国18年调上海沪西区负责党的宣传工作。民国19年4月初中共上海市委组织--,派他担任-总指挥,在这次活动中被捕入狱,直到民国21年“一·二八”事变后才获释。恢复组织关系后,他参加了中共中央举办的关于游击战术及战略的短期训练。是年5月被派往陕北、西安,参加陕西省中共军委的工作,其间曾参与指导陕南鲁大昌部起义的工作。
民国22年(1933),郑天保又被调回上海,4月间再次遭当局拘捕,先后被关押在苏州、南京等地,直至翌年春在胡一声、余森文等的设法营救下,始获释出狱。出狱后,郑天保改名胡天声,在上海交通职工子女学校当校长,翌年赴日本东京的大学读书。“七七”事变后,他回国在上海任引擎出版社社长,出版定期刊物《现世界》半月刊,宣传抗日救国主张,不久遭当局封闭。民国27年秋,又远赴马来亚在加影华侨中学任简师班主任,他还组织“前卫歌剧团”,并亲任团长,到新、马各大城市巡回演出,宣传抗战及筹款支援祖国人民抗战,但不久即被当地政府驱逐回国。当时,正值日本军队攻陷广州,郑天保原拟赴延安,在武汉见到叶剑英后,受命回到广州与曾生、叶锋等在惠阳、宝安等地发动当地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组织了惠(阳)宝(安)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即东江纵队的前身),就任副总队长兼参谋长。
民国30年(1941)8月,郑天保再次被派往马来亚,与马来亚共产党取得联系,在丁加奴州的万利和甘马挽等地建立人民抗日同盟。抗战胜利后,受马共委派接收甘马挽的政权,建立了甘马挽人民委员会。
民国35年(1946)春,马共邀他任槟城商业日报经理。是年冬,马来亚的社会秩序混乱,在危难之际,郑天保奉命争取当地洪门人士,避免其为反动派利用。翌年,中国致公党在香港召开第三次全体代表大会,他作为马来亚的代表出席大会。会后仍返马来亚,并与胡一声、李维纲等募集股本,在新加坡开办丽都旅店,作为民主人士的联络点。民国37年6月,英国殖民当局颁布紧急法令,并逮捕了郑天保,后得到当地侨领杨溢麟先生保释,被驱逐出境,7月初回到香港。
民国38年(1949)5月,被调回东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工作,后被调任东江支前司令部交通运输处处长。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后,他被调至省人民政府任行政处处长。1951年10月,在省政府机关中共总支改选中,被选为总支委员兼宣传工作。不久又先后被调任华南垦殖局广州办事处主任、省人委办公厅副主任兼交际处处长、省文教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在“文革”中,郑天保身心受到摧残,于1971年2月2日病逝于广州。曾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秘书长,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兼秘书长、致公党广东省委会主委等职。
上一篇:谢枢泗
下一篇:黄琪翔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