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吕惠生(1901~1945),生于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寒士家庭,他自幼勤奋读书,在中、小学学习时成绩名列前茅。
民国15 年(1926 年),吕惠生在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原想在改造农业方面做一番事业,但求职无门,“于忧患中,始渐知社会之黑暗”。当时腐败的政治,打破了他实业救国的幻想,转而投身于蓬勃发展的大革命。同年秋,他与共产党员密切配合,开展革命活动。民国16 年3 月,北伐军开进无为,各界人士协商成立了行政委员会,行使县政府职权,吕惠生被推选为委员兼第一科科长。“四·一二”政变后,他被通缉而避往芜湖。同年10 月,他在无为中学师生的拥戴下出任无中校长,但不久被国民党当局排挤出校。
民国24 年,吕惠生受任为无为县建设科长。因秉公办事和拒贿,受到当地豪绅的嫉恨。在屡遭挫折之后,他看透了国民党的腐朽本质,于民国25 年愤而退出国民党。
“七·七”事变后,吕惠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了共产党员起中坚作用的无为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成为著名的爱国人士。民国27 年底,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从皖南军部北渡长江,为组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登门拜访了吕惠生,共商抗日大计。他利用自己的社会声望,积极为初创的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奔走募捐,筹措粮饷。民国19年初的第一次-0时,国民党得知吕惠生倾向革命,阴谋加以杀害。他听到这个消息,遂由无为城投奔严家桥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受到热烈欢迎。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全家已委托全部生命于革命,革命进则我全家存;革命败则我全家亡。此已为明显不易之铁的事实,我何他虑!”民国29 年4 月,吕惠生在津浦路东联防办事处任文教科长。5 月,调任江苏仪征县县长。新四军七师开辟皖中抗日根据地后,吕惠生调回家乡被任命为无为县县长。临行之前,他奉召到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受到陈毅军长的亲切接见。
民国31 年7 月,皖中行政公署正式成立(民国34 年初改称皖江),吕惠生任行署主任。他在任职期间,工作勤奋,政绩斐然。在他的领导下,皖江根据地财政出现了自给有余的好形势;他主持兴建皖江根据地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 黄丝滩退建工程,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并将大堤命名为“惠生堤”。
民国34 年9 月,皖江抗日根据地政府和新四军七师奉命撤往山东和苏北解放区,吕惠生因身体有病,和眷属4 人以及两个警卫员坐船从长江转移。在芜湖四褐山附近被国民党军队胡振纲部扣留,转送南京-。在狱中,虽经百般威胁利诱,始终坚贞不屈。至于为革命牺牲,他是早有思想准备的。他曾对人说过:“人当争取最后人格。洪承畴降清只是一念之差,我若陷于不幸,决不做洪承畴。”民国34 年11 月4 日,吕惠生被害于南京郊外江宁镇六浪桥畔,临刑前,国民党执法官问他:“吕惠生,你已被判处死刑,今天就要执行,你会有遗憾吗?”他慨然答道:“为革命而死,为真理牺牲,是最大光荣,绝无遣憾;遣憾的是坚持敌后抗战八年,有很多宝贵经验没有来得及总结,有很多文章没有写成。”他遥望祖国壮丽河山,正气凛然地朗诵了自己在狱中写成的诗篇:
忍看山河碎?愿将赤血流!
残麈开敌后,扰攘展民猷。
八载坚心志,忠贞为国酬。
且欣天破晓,竟死我何求!
上一篇:王之道
下一篇:邢宽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