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义(851年—926年),字国维,初名张言,赐名全义,后梁太祖曾改其名为宗奭,唐庄宗复为全义。濮州临濮(今河南范县)人,出身贫穷,唐末参加黄巢起义,后长期为河南尹,对唐末五代洛阳城市恢复建设作出过较大贡献。
张全义少年时因不堪官吏的侮辱,离家加入黄巢起义军,屡建功勋,遂为农民政权大齐的吏部尚书兼水运使。起义失败后,他投靠河阳节度使诸葛爽,被举荐为唐泽州刺史。诸葛爽死后,其部属发生争战,张全义与李罕之联合攻打河阳,为刘经所败,他们又去攻占了怀州,并向河东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派兵助之败刘经等,李罕之遂自领河阳节度使,并表奏张全义为河南尹。张全义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河南尹生涯。
东都洛阳经历唐末战乱,繁荣的城市沦为残垣断壁,居民所剩不满百户。张全义初到洛阳,“白骨蔽地,荆棘弥望”,连同他所带百余人,军民互保,据守于洛城中部的中州城,四周皆为荒田。他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生产,恢复经济。他于部属中选出强干者18人,派他们分别到周围18县中“植旗张榜,招怀流散”,并制定了“惟杀人者死,余但笞杖而已,无严刑,无租税”的宽松政策。流民归之者如市。史书记载,张全义最善劝农抚民,对善于耕种者予以奖赏。由于张全义“性勤俭,善抚军民,虽贼寇充斥,而劝耕务农,由是仓储殷积”。几年之后,洛阳及其周围很快得到恢复。“都城坊曲,渐复旧制,诸县户口,率皆归复,桑麻蔚然,野无旷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