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锡鸿
梁锡鸿(1912—1982)
出生于大黄圃(今黄圃镇)乡绅家庭。被誉为民国时期重要的前卫艺术家。一生跌宕起伏。从小由黄圃知名塾师授教,入读广州培正中学附属小学和岭南大学附属小学并参加图画班习画,12岁参加图画比赛获得名次。民国18年(1929)考入广州美术学校中国画系,不久,转读上海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画作《风景》、《黄昏》、《花屋》首次参展,木刻画《母与子》请教鲁迅得嘉许。1932年10月赴日本大学艺术科深造,1934年在东京开办中华独立美术研究所。1935年回国,辗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任教、办学并兼多家杂志社美术主编,画作6次参加公募展和群展。1939年回大黄圃协助家庭经营企业,其间黄圃沦陷,以日本留学生身份与日伪巧妙斡旋,解救被捕乡亲,保护群众利益。热心办学,动员父亲捐助建校用地,与二弟捐建连枝堂(教室)和纪念刘玉衡的玉衡图书馆,创办对甫小学并任校长,又将三社城隍庙扩建为镇校(今培红小学址)。1946年初,应邀与广州新一军政治部工作的何铁华合编《新一军缅甸战绩史画》,筹办新一军缅甸远征军战绩展览。1947年与九区中学教员谭熙昌(谭畅)合绘展现民众歼敌保家卫国的画作《击毙伪县长赵鼎华》、《老河口痛歼警备队长条崎大尉》、《九区抗战史画》(16幅)等,在石岐民众馆展出。1949年后,任华南文艺学院、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宝安县土改委总务科副科长。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63年摘帽后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文革”期间再次受审查,下放到怀集和英德劳动,1970年定为历史特务,1979年平反,恢复原教职。1980年当选美术协会广东分会会员和广州水彩画研究会首任会长。1982年5月7日在广州病逝。遗下油画、水彩画200件及《新民众派的画家》、《欧洲雕刻界全貌》、《法国的美术行政》等艺术文献数十篇,其中《西洋古典雕像解说》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的教学参考资料,《中国的洋画运动》为认识民国期间西画发展历程的重要参考文献。画作《渔歌》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被国家美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