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潘受之(1873年~1962年),字元康,大塘白水塘村人。17岁赴新加坡随父学医,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乐于为贫苦大众赠医施药而享誉星洲。曾因治愈坤甸埠皇室数位家眷疾病,受苏丹(土王)嘉奖。后开广生堂药房,用祖传秘方配制应急蝠油散、疳积散、仁丹等成药,畅销南洋各地。潘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与邓慕韩、邓青阳、居正等在南洋发动募捐;多次慷慨解囊积极认购国民革命债券资助革命。并在坤甸、新加坡、八打威等埠创办《华侨日报》、《中兴日报》、《晨报》等报刊;开办图存学校、德育女子学校,成立图存阅报书社、民锋社剧团,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揭露清朝统治者的罪行,声援国内革命,激励华侨同胞起来斗争。其爱国行动深得孙中山先生赏识,曾与之合影留念。1912年民国成立伊始,孙中山即对潘颁发旌义状,以表彰其为革命作出之贡献;并以私人名义赠送精制坤甸拐杖一支,以示情如手足之意;又亲笔题写“节义留芳”四字,刻制坤甸横匾赠与潘母。民国9年(1920年),潘在南洋参加-运动,被驱逐出境。回国后,民国10年~12年(1921年~1923年)任职于国民党三水县党部。民国13年~17年(1924年~1928年)在广州南洋华侨兴业社和海外同志社工作,继续为华侨事务出力。后转至广州荣昌机器厂工作,及一度回乡任教师。1962年病逝于广州,享年89岁。
上一篇:何伯逵
下一篇:陆吟舫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