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经(1847—1932)
沙溪圣狮村人,俗姓彭名未,又名冠群,号逸琴,字畅为,慕经是其出家后法名。有兄长二人,其排行第三,是遗腹子。少时上学常被同龄所讥出世无父而独自悲戚。年长学业大进,无意功名,不应科举考试。在大石兜村设馆授徒,笔耕糊口,课余闲暇多与虎逊岩僧人研习佛经,早晚诵经礼佛。后弃馆从佛,在肇庆梅庵正式拜师受戒,削发为僧。此后朝夕诵经礼佛,虔诚至极。并全面深入研读佛教诸秘藏经典。稍有余闲又专心临摹书法及绘画等,写得一手好字,绘画亦有一定造诣。得庵内僧众敬仰与住持器重,几年后被推举任鼎湖山庆云寺第56任方丈,直至晚年退席后仍居梅庵。任方丈时,曾手抄秘藏佛经逾百万言,又绘佛塔,塔上写满蝇头小楷-,皆一并刊存珍藏于庆云寺中。以后云游各地名山宝刹,与羊城各大禅林高僧交谊甚密,研释佛经佛理,交流书法艺术,终生不逾。民国20年(1931)10月,亲率鼎湖山庆云寺僧众回乡主持狮山观音庙七昼连宵罗天大醮,盛极一时。其每次回乡与乡亲叔侄、邻里相聚时,皆不厌其烦劝人孝亲行善,认为儒、释、道虽有别,惟孝亲行善则教义相同,诸教一体,孝亲所以报本,行善可以积福。并身体力行,数十年来,乡中族中每有善举,一函送达,无不解囊相助。辈分高,乡人曾称其为三伯公、三叔公,妇女则尊称其老爷、三老爷。但其皆不喜称,并说:“我乃出家人,尘缘已断,以后不论长幼尊卑,直呼作老和尚则为亲切者也。”故乡人皆直呼其作老和尚。其又是文化高僧,交游者皆为读书多学之士,除乡中彭炳纲(慕经长炳纲8岁,是炳纲堂叔)兄弟外,与申明亭杨铁夫、元亨里汤龙骧、安堂林旭华、谿角刘航等进士举人皆有密切交谊。在石岐、肇庆、广州等地,交游甚广,时有诗词唱酬。但至今保留其墨迹者多有散佚。1932年元月,其无疾圆寂于肇庆梅庵,享年86岁。今庆云寺慕经手抄秘藏佛经留作镇寺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