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君海(1850—1932)
又名步瀛,字籍笙、守坚,南蓢安定村人。天资聪颖,博通经史,很年轻便通过科举考试成“补博士弟子员”。不满清廷腐败统治,发誓永不为官,甘愿到翠亨村当一名教授村童的教馆先生。才学和德行受人们敬仰,纷纷送子弟入学,年幼的孙中山是其学生。其诲人不倦,除给学生授课外,还培养学生的民族主义精神。对勤奋好学的孙中山特别器重,也受到孙中山的敬重。孙中山13岁时离开翠亨出外求学,后来又投身民主革命,其一直关注孙中山的成长。有一天,正在用餐,闻讯清廷下令缉捕孙中山,激动地说;“帝象(孙中山乳名)果能实行余志,诚不负所望矣!”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因与孙中山密切的师生关系,受到牵连-离开家乡,北上天津参加革命宣传工作。民国成立后,广东革命政府多次请其出山为官均被婉拒。回乡设馆任教,在教学之余精心撰写《孙中山传》。为其题跋的林直勉回忆,该传中还附有孙中山手书的补充资料,堪称研究孙中山的珍贵资料。可惜抗日战争时期这批资料在香港毁于日军手中。
民国21年(1932)“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儿子程少籍正在广州读书,其马上写信鼓励、支持儿子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垂暮之年,见日军节节进犯,东北失守,不禁忧心如焚,1932年竟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