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璟(1816—1888)
字伯玉,号小宗,香山县(今中山市)小榄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丁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三十年(1850)授编修。咸丰二年(1852)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次年,授江南道监察御史。咸丰七年(1857),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其奏请调集弁兵、民团至广州外围,命英人限期退出省城,不遵则督师进剿。次年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其又多次上折,主张在天津、上海等海口加强防守,而在广东发起进攻,认为这样就可迫使英人回救香港,天津英船将不击自退,气馁求和。咸丰九年(1859),升户部给事中。咸丰十年(1860),转工部掌印给事中。次年,授安徽庐凤道。同治元年(1862),在两江总督曾国藩军中总办营务处。同治二年(1863)署安徽按察使,同治三年(1864)实授,11月,兼署布政使。同治四年(1865),授湖北布政使,次年就任。同治六年护理湖北巡抚,率兵镇压民众起义,同治八年(1869)调山西布政使,同治九年(1870)升福建巡抚,后调山西巡抚。同治十年(1871)调任江苏巡抚。同治十一年(1872),署两江总督,兼署办理通商事务大臣。时内务府筹办同治帝大婚,需准备大批供赏赐用的缎匹,其以巨款难筹,奏请酌减,朝旨命减半简办,节省经费100万两。同年11月,丁父忧,回籍守制。光绪二年(1876)底入京觐见,授闽浙总督,赐紫禁城骑马,同年12月命兼福州将军。光绪三年(1877),福州大水,其连续七昼夜督率赈济灾民工作,还带头捐赈银200两。洪水退后,即主持疏通洪塘江,将水患消除。
清光绪九年(1883),法军向驻越南山西清军发起进攻,海疆形势紧张,其募勇增防闽、台各要隘。光绪十年(1884),清廷委任侍讲学士张佩纶为会办福建海疆事宜钦差大臣,农历七月三日抵福州,即将海防事宜交张佩纶专决。农历七月十三日开始,法军舰陆续开入福州马尾港,时清廷尚未对法宣战,在不平等条约束缚下不敢阻法军开入。农历七月十五日,与张佩纶等就此电京请示,指出法人实有占据要害、先发制人之意,如果朝廷决意宣战,请于复绝法使之先,预授机宜,命中-队首尾合击,水陆并举,较为得计。而朝廷下旨严令谨守条约,切勿生衅。其等又多次奏请南、北洋水师增援。清帝允准,而控制这两支水师的曾国荃、李鸿章却不派舰船应援。其又与张佩纶等奏请堵塞闽江口、向停泊马尾的法军舰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但清廷枢臣并不以为然。农历八月五日, 法军进攻基隆。农历八月二十三日中午,其收到法国宣战书,即电告马尾、长门两要塞,但长门电讯中断不达,马尾则尚未收到电报,法舰首先开炮,福建水师的9艘舰船和马尾船厂均被击毁,因战败被即行革职。光绪十四年(1888)病故,享年72岁。著有《春秋大战录》1卷、《通鉴大战录》1卷、《奏议》15卷、《事余轩诗》10卷、《余课赋存》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