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华
陈景华(1863—1913)
字陆畦,又作陆逵,自署无恙生。香山县南屏乡(今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人,曾任广西贵县知县,后调任贺县、桂平县知县。1903年,因惩办受招抚的巨盗陆阿发,被撤职查办,等候奉准正法,后得好友相救,逃亡香港,再转赴暹罗(今泰国)。
在暹罗,接受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在曼谷创办第一张宣传革命的《美南日报》(后改名《湄南日报》),任总。后来被保皇党排挤出报社,其不妥协,创办《华暹日报》,继续传播革命言论。同年底,全力支持孙中山、胡汉民等到暹罗发展中国同盟会组织,成立中国同盟会暹罗分会,萧佛成任会长、其任书记。分会联同南洋《中兴日报》、缅甸《仰光日报》等华侨报纸,剥掉保皇党人“名为保皇,实则革命”的假革命外衣,使保皇言论在华侨中威信尽失。
1910年,舍弃“报业名人”、“侨界领袖”的声望和地位,取道新加坡归国,途经新加坡时,向孙中山汇报泰国华侨革命运动情况,接受孙中山对国内革命斗争的指示。因遭通缉,抵港后不能立即返国,遂在香港以惠记洋行买办身份从事地下革命活动,在弟弟主持的实践女校(中国同盟会在香港的主要机关)与邹鲁、冯自由、邓慕韩等人商讨革命事宜,参与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与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策划工作。1911年10月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两广总督张鸣岐仓惶出逃香港。11月8日,广州各界人士在咨询局开会,恰好其从香港赶到,在会上慷慨陈词,促成广东和平光复决议一致通过。同年军政府成立第二天,其被任命为民政厅长,一上任就颁布安民、剪辫和禁赌等多项措施,对妇女在封建制度下所受歧视、-和压迫尤为同情,下令以花地湾的黄大仙庙为院址,创办广东女子教育院,在院学员800多人。凡有-待的婢女、妾侍、童养媳、尼姑、雏伎来求助,都送进教育学院学习,教以技艺,帮助她们自立。民国元年(1912),调任警察厅长负责维持广州治安。1913年,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命军阀龙济光攻占广州。此时,胡汉民等-出走,陈景华则在教育院坚守岗位不走。其所倡行的一系列革命措施,令市民拍手称快,但却得罪不少遗老、富绅,这些旧势力不肯放过其,群起向袁世凯诬告,袁密电龙济光将其“就近办理”,龙以中秋赏月为名,约其中秋之夜登观音山(今越秀山)赏月,其不虞有诈,依时赴约,席间,龙向其出示袁电,电文称其“附和乱党,密谋煽乱,图谋不轨,平日居官,残害人民,粤民尤切齿痛恨”,其阅毕慨然道:“无须辩白,辩亦非一言能尽。”言毕索酒痛饮,从容就义,时年50岁。
民国7年(1918),李根源、章士钊、熊克武等呈文军务院,为其请恤,对其作出公正评价,称其为民主革命献身的勇猛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