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森波,1926年出生于恩平县(今恩平市)中洞村。其祖上几代以农耕为主,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外出做些杂工。该地不知何时起有一个传统,男人们大都出外谋生,或打铁、补镬,或打锁匙、做木工,甚至有的会制造枪、炮,能工巧匠极多。刘森波的父亲叫刘暖长,也像大多数本地人一样,从小替铁匠当锤工。这工作不但劳动强度大,整日挥汗如雨抡起大锤,而且终年穿村过巷,劳碌奔波,生活极其艰苦。后终因积劳成疾,于30年代中期不幸早逝。遣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其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嗣后,母亲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忍痛割爱,将刘森波托付给其叔父教养,离乡别井,只身赴香港谋生。其时,香港经济也不景气,作为一个农村妇女,只能替人当佣工,收入很微薄。
母亲离乡后,刘森波与叔父在一起生活,做些小手工或牧牛,日子过得也很清苦。尤其是1943年,恩平遇上春旱,灾荒严重,加上瘟疫流行,饿殍遍地,很多村庄十室九空,只剩下几个老人,其余的村民都到村外山野躲避瘟疫,致使村中长出不少野草,其状惨不忍睹。此时,年仅16岁的刘森波也捱饥挨饿,病魔缠身,几临绝境。幸得村中乡亲,见怜相助,不致贫病交加而死,终于渡过了难关。
1945年,刘森波离开家乡到香港去谋生。他先后当过补鞋仔、理发匠、打铁匠、补镬佬,一天干10多个小时,常常起早摸黑打两份工,奋力拼搏,目的是想多挣几个钱。后来,刘森波又做起了小买卖,由于他为人忠厚,服务热情,待客周到有礼,生意越做越旺,不断得到发展。
刘森波出身于贫苦农家,自小尝过穷困的滋味,也因此锻炼了顽强的意志。抗日战争时期,外敌人侵,他目睹国家积弱,经济落后,受尽欺凌,早就立下了为民族的强盛、祖国的繁荣而努力奋斗的决心。他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饱受列强欺侮的中国人,要积极宣传、推销国货,·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这也是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于是,他稍有积蓄之后,于50年代卒先在香港上水区开办了第一国家货商店——波记百货商店。由于国货产品质量好,价格相宜,并且他人缘好,经营有方,生意蒸蒸日上。
做生意并非一帆风顺,刘森波在生意场上历尽多少艰难风险,捱过多少不眠之夜,遭受过多少次沉重的打击。他的第一间波记百货商店是租赁经装修后才做生意的,不到一年的时间,由于市镇失火,烧毁了90多间铺位,他的商店也没有幸免,什么都烧光了,只得剩下几个人跑出火场。当时他尚不知道有保险事业,因而没有买保险,所以没有得到赔偿,血本无归。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向朋友借一些钱,又在街边做小买卖。经过三几年的积蓄,又租赁了一间铺位,装修后开张做生意,仍然叫波记百货商店。岂料祸不单行,不久,市场上失火,烧于200多间铺位,他的商店又被祝融光顾了。幸运的是,这次买了保险,但赔偿也不是轻易获得的,保险公司说他买的保险,实际上是没有这么多钱的货,答应赔一半。但他据理力争,因为他瞥时在铺头的货全部是赊来做生意的,保险公司可以去赊主处查帐。经过一年的调查和交涉,才得到赔偿八成贷款,是这场大火中获得保险公司赔偿最高的一户。此后,他又一度-在街边重新做小买卖,数年后有新铺位,再租了一间,1960年12月,波记百货商店重新开张了。
经过四年的奋斗,刘森波又买了两间相连的铺位。在华润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他在1965年又开办了大江国货公司,招收60多个员工,仍然坚持他的经营方针,主要销售国产商品。公司讲求信誉,产品质量保证,生意如日中天。为适应经营业务的不断发展,又相继成立了波记百货有限公司、强江有限公司、裕强实业有限公司和京湖(中国)有限公司。他的业务从香港发展到内地,经营项目由百货发展酒店、旅业、水产养殖业、金饰业等。
祖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刘森波看到为发展祖国经济建设的时机已到,便回到深圳市,与有关部门协商合资经营事宜。深圳市对他主动、热情为建设祖国尽力的一片爱心,深表欢迎与赞赏,并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与支持下,于1979年在罗湖区合资开办了新兴餐厅。这是深圳第一间快餐店,也是在香港的五邑人到深圳合资经营的第一家企业,香港和当地不少报刊等传媒报道了此事,受到各方的热切关注。接着,他又与有关部门合资先后开办了新光旅店及开挖鱼塘,发展旅业和水产养殖业,随后,他在沙头角开办了一金饰商店,1986年又在罗湖办了一间13层高、解决300多人就业的深圳京湖大酒店。1993年7日,他在恩平县城北郊购买了25亩地,计划投资1000万元兴建一个商业城和娱乐城,为振兴恩平作出贡献。
刘森波为人敦厚,待人热诚,除了在经商中为各界民众做好服务外,还积极加人到各社团,热心服务社会,为新界工商界人士所敬重,因而在各个组织机构任职。他先后担任了香港新界工商业总会会长、新界社团联合会名誉会长、香港四邑会所监事长。他在任职期间,积极投身到各种政治和经济活动中去,为香港繁荣与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1982年他当选为首届香港政府北区民选区议员,为期三年。他代表新界上水、粉岭、沙头角及打鼓岭等区域居民,参与政务处规划和讨论北区市政,听取民意。当居民遇到特别困难时,他亦会周旋于政务专员及各政府部门之间,为民请命,尽职尽责。1989年3月14日,香港四邑会所在九龙尖沙咀海鲜皇宫大酒楼举行贺新春联欢宴会,除了四邑会所的成员参加外,还邀请了香港新华社九龙办事处、香港中银集团以及五邑各大社团首脑参加了联欢会。会上,刘森波讲了话,他介绍了江门五邑的近况,鼓励乡亲对香港基本法草案多研究、多提意见,为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尽一个香港居民的责任。这番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表达了他对香港未来的关注和热爱香港的心声。198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周年,国庆前夕,香港四邑会所在油麻地敦煌大酒楼举行盛大的庆祝联欢会,并邀请了香港新华社副社长张浚生、香港中国旅行社总经理马志民等负责人参加。大会由刘森波主持,他热情地向出席庆典的近500多位乡亲和嘉宾介绍了乡情,并举杯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香港繁荣稳定,并鼓励大家为此而不懈工作。1991年1月25日,香港一批有识之士为了香港的平稳过渡,发起成立稳定香港协会,刘森波被推选为该协会的副主席。他按照协会的宗旨,弹精竭虑,积极工作,既从商又从政。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不负众望,工作出色,受到大家的拥护和赞扬。
为了密切香港和大陆的联系,增加香港同胞对大陆的了解,增进旅港乡亲对祖国的感情,刘森波不但自己积极参加祖国的各项有关活动,而且多次组团回乡参观访问,或到祖国各地旅游,浏览祖国名胜古迹,壮丽河山,以激起香港同胞的爱国热情。1982年10月1日,刘森波应邀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1983年期间,他以新界工商业总会会长身份多次应邀前往北京,5月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的接见,12月受到国务委员姬鹏飞的接见,同年11月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邀请参加庆祝该会成立三十周年活动,1988年以来,刘森波多次组团回四邑观光、旅游、探亲,并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使之互相沟通,增进友谊,洽谈贸易,一举多得。1989年春夏之交,江门市政协特邀在香港、澳门的市政协委员到中山温泉举行座谈会。刘森波不仅自己赴会,还相约其他委员回来参加会议。会上,他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发表了他的政治见解。
1989年底,由新界工商业总会组团,并得到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协助前往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旅游观光,受到各地领导的热烈欢迎。1991年春节前夕,恩平县委、县政府在九龙联邦大酒店举行了恩平县振兴经济研讨会暨港澳乡亲联欢会,刘森波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代表港澳乡亲接受了县委的赠旗。1993年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邀请,新界工商业总会组团前往北京,得到经叔平主席的接待,并受到港澳办主任鲁平、副主任陈滋英的接见。同年冬受到中央-部长-的接见。此后,凡是祖国有关部门邀请的会议,无论在内地或在港澳,他尽管公务缠身,但都尽量挤时间参加,表达了其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
刘森波不但回大陆投资办实业,对于家乡的公益事业也十分热诚.鼎力相助。从1983年开始,他先后捐资重建了家乡沙湖镇咀厚管区的咀厚小学:1984年以来资助家乡中洞村兴建了自来水工程、塘坦和杨播乡中洞路段铺设水泥,大大改善了村里环境卫生及交通设施。他还独捐一台小汽车、并与其他乡规合捐两台卡车给咀厚管区,为发展家乡的经济作出贡献。此外,他又向恩平市沙湖侨联大厦、沙湖人民医院、恩平市人民医院、市侨联会、市体育馆、市海外联谊学校、江门五邑大学、江门市人民医院等单位捐资赠物,共达港币200多万元。由于刘森波对家乡贡献极大,1993年荣获恩平市振兴经济金匙奖;1994年获恩平市荣誉市民称号。同时,他还被推选为恩平市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恩平市侨联会名誉会长,恩平市政协委员,江门市政协委员、常委。1988年他当选为广东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香港地区代表,1993年再次当选为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香港地区代表并参加了会议。
刘森波不但自己热爱祖国,并且还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记国耻,爱国爱乡。他常对孩子们说,中国过去受尽日本侵略者的-,人民备受苦难,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自觉地肩负起宣传和推销国货的责任,促进祖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大江国货公司数十年如一日,不论什么风风雨雨,不管政治风云的变幻,我都一如既往,不改初衷,为推销国货出力。你们长大后,一定要学好本领,为祖国、为人民争光,为发展中国的经济而努力,做一个名符其实的中国人。
对于父亲的谆谆教导,儿女们铭刻于心。他的儿子刘连枝出生于香港,留学于加拿大,于80年代初回香港协助父亲掌管生意,事业有成。1985年以来,刘连枝先后在香港担任了四邑会所青年组副主任、新界工商业总会青年部委员、香港中华出入口0青年部委员等职。他多次与父亲一起回大陆观光、投资办实业,并担任恩平市青联副主席、江门市青联常委、深圳市青联常委等职。1994年国庆前夕,刘连枝应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邀请,与香港观光团一行36人到北京参加国庆45周年观礼,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亲切接见和盛情款待。
刘森波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仍然精力旺盛,精神焕发,信心百倍,继续不知疲倦地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他个性豪爽,开朗豁达,始终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包括香港回归后的繁荣稳定,祖国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家乡的经济发展,以及自己的事业,勤勤恳恳地、脚踏实地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