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叶大年(1939.7.21.—)
祖籍广东鹤山市。矿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1939年7月21日出生在香港,父亲是铁道工程师,母亲是普通职员。在贵州省贵阳市读完中小学,幼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志向是当一个铁道工程师。早年学习刻苦,十分喜欢数学和作文,爱动手,制图基础好。1957年高考蒙冤落第。1958年为北京地质学院录取,读岩矿专业,先后受业于著名矿物学家彭志忠、岩石学家池际尚、火山岩石学家孙善平和古生物学家郝怡纯诸先生。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俄语,大量阅读俄文专业文献,对前苏联的结晶学、矿物学和岩石学成就有深入的了解,对以后的科学工作影响很大。1962年大学毕业后以最好的成绩考取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物学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岩石学家和矿物学家何作霖教授。学生时代即长于矿物鉴定。1964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读研期间共发表7篇论文。1966年研究生毕业。大学时代和读研期间皆问学于钱伟长先生。1978年晋升副研究员,1986年晋升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地质所矿物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科技大学、西安地质学院、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兼职教授。历任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政协常务委员,政协七、八届全国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叶大年先生的研究领域很宽,不仅研究矿物光学性质同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 ——结构光性矿物学,而且涉猎X射线结晶学、统计晶体化学、造岩矿物学、矿物材料科学、地球化学、岩石学、大地构造学,甚至经济地理学,所及领域皆以深厚的晶体结构知识为基础,取得了一系列成就,有的乃是突破性贡献:开辟了结构光性矿物学的新领域,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这个领域的著作《结构光性矿物学》,提出了几十条定性和定量的规律,荣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在中国首先研究玄武岩岩浆在不平衡条件下的结晶作用,发现了假高压效应。解决了斜长石、单斜辉石、石榴石等主要造岩矿物的X射线鉴定难题,撰有专著《X-射线粉末法及其在岩石学中的应用》,推进了矿物学和岩石学的研究。开展统计晶体化学研究,发现分子体积的可加和性和地球圈层氧平均体积守恒律。研究颗粒随机堆积的体积效应,发现一系列新规律。1994年以来,从一个全国政协常委的社会责任感出发,关注中国的城市化问题,转行研究经济地理学,发现了中国城市的对称分布,并据此预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在国内很多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在大学和学术论坛上演讲。
叶大年先生的其他重要研究工作还有:1968-1975年从事铸石学研究,提出 “适度过冷结晶”理论、“余硅指数”的配料计算方法、微观结构和结晶程度的测定方法,这是“从熔炉里得到的理论”—— 在铸石工厂和冶金厂炽热的熔炉旁进行的研究,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5年受国家的委托寻找富铁矿,1976年在大别山发现C类榴辉岩和3T型多硅白云母,撰文论证了它们在中国大地构造中的意义,对后来的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期间,大力提倡加强造岩矿物研究,以提高中国岩石学研究的理论水平。1978年起致力于研究陶瓷矿物学和沸石水泥应用技术,1986年沸石水泥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研究矿物材料的同时,把非金属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农村的扶贫解困结合起来,在河北省围场县收到很好的效果。
叶大年先生既重视专业理论的研究,也十分重视研究成果的普及应用。他在中国硅酸盐学会举办过多次讲习班,把一部分重要的硅酸盐相图编绘成册,教工程技术人员利用相图搞技术革新,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叶大年先生特别关注中国的铁路建设,曾正式向中央建议修建重庆-怀化-广州大铁路和内蒙临河-额济纳旗-哈密的蒙疆大铁路,现在这两条铁路一条动工修建,一条已经部分建成。
叶大年先生对自然辩证法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坚信自然辩证法的世界观对研究自然科学有指导作用,自己在诸多领域中取得成就同运用自然辩证法很有关系。在科研方-上有很多独到之处,善于思考,特别是“立体思维”,这使他能抓住边沿学科的问题,使看起来不相关的问题在举一反三中产生广泛的联系,形成解决方案。研究动力来自科学家强烈的使命感。
叶大年先生为人真诚磊落, 襟怀坦荡。他对历史和文学也很有兴趣,在报刊上发表过散文,认为历史知识和文学修养是人的基本素质,历史学和文学应该是知识分子永恒的业余爱好。撰有自传《我的科学生涯》。
学术著作有《结构光性矿物学》、《X射线粉末法及其在岩石学中的应用》和《造岩矿物概论》,主编《岩矿实验室工作方法》、《铸石》和《铸石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俄文论文190余篇。
(本文已经叶大年先生补充审阅)
上一篇:麦松威
下一篇:任詠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