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公元708年—764年),契丹族,盛唐后期著名少数民族大将,他戎马倥偬四十余年,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李光弼祖先是契丹族部落首领,世居营州柳城(今辽宁辽阳南)。其父李楷洛任武则天时期的左羽林大将军,封蓟那公。李光弼小时候不善言辞,但是却非常喜好读书和骑射,尤其在骑射武艺方面很是下苦功,小小年纪就已经掌握了娴熟的骑射本领。因此,才能出众、文武兼备的李光弼还未成年,就被朝廷任为左亲卫将军麾下的左郎将,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李光弼性格严勇沉毅,颇有深谋大略,不仅深得下属的敬佩,也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多次得到提升,后来成为当时唐朝九大节度使之一的名将王忠嗣的得力助手,被王忠嗣看作是自己未来的接替者。
天宝十四年(755年,唐玄宗李隆基末年)十一月,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勾结其部将史思明以“讨杨国忠”为名
发动了历时八年之久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们早已疏远了战争,根本不会想到多年的太平盛世会如此轻易地就被烽火狼烟所打破,因此,到处是一片慌乱,竟无人敢于抵挡,叛军自范阳起兵,十几天之内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进了一千多里。
不久,军事重镇洛阳即告失守,通向都城长安的门户随时都有可能被攻破。天宝十五年(756年)二月,李光弼被任为魏郡太守,在危难之机担负起了保卫国家、平定叛乱的重担。他首先吸取了军备松弛导致洛阳失陷的经验教训,训练了一支军纪严整、战斗力强的军备力量。之后率领步骑兵一万余人,弩手三千人迎击叛军,收复了七县失地,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士气。李光弼因功被朝廷加封为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之后,李光弼又与郭子仪密切配合,进一步取得了胜利,叛军的气势很快低落下去。
可就在这紧要关头,由于镇守潼关的大将哥舒翰受朝中奸臣构陷而被迫听命引兵出关,导致了兵败被杀、无险可守,致使叛军长驱直入开进长安,局势再次陷入危急中。唐玄宗也被迫逃入蜀中,李光弼辛苦征战收复的许多失地重又落入敌手中。
不久,北上抗敌的皇太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改元至德),李光弼被任为户部尚书,留守北都(太原)。至德二年(757年)一月,史思明攻入太原,李光弼以少抗多,沉着应战,坚守城池四十多天。这时,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安军大乱,李光弼得以乘乱反击而取胜,郭子仪、李光弼因屡建奇功而受封赏。
759年4月,史思明杀安庆绪后自立为帝,李光弼奉命前往征讨。他运用高明的军事策略和计谋,不仅轻易得到了史思明的良马千匹,还将史思明手下的大将李日野感化而归降。史思明众叛亲离,成为强弩之末。这时候,李光弼却引起了肃宗的猜疑,为了顾全大局,李光弼忍辱负重,一边奋力平灭叛军,一边努力协调与朝廷的关系。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763年7月,逃散在各地的叛军残余先后被李光弼等人消灭,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下来。而战功卓著的李光弼却自愿回徐州镇守江淮,不想再参与朝廷的纷争。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七月,李光弼病逝于徐州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