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宁
胡宁(1916.2—1997.12)
江苏宿迁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学系二年级插班生,1938年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毕业,后在西南联大任教。1941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深造,1943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3年至1948年,先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量子场论和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后在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院、丹麦哥本哈根玻尔研究所从事研究。1948年至1950年,先后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原子核研究所、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物理系、加拿大国家科学院研究员。1951年回国,曾任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合聘教授。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至1959年,在苏联杜勃纳参加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任理论实验室研究组组长和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中方代表。后任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胡宁长期从事理论物理、量子场论、粒子物理理论、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和教学。对介子的核力理论和广义相对论、S矩阵理论、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理论、高能多粒子产生理论和强相互作用机理等作了深入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早年在周培源的指导下致力于流体力学中湍流理论的研究。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期间,从事核力及介子理论方面的研究,用介子理论计算了氚核的相对论修正,并计算了氚核的磁二极矩和电四极矩,与W. Pauli合作,提出了双标量介子的强作用理论。引入极简单的方程,得出当时处于广义相对论研究前沿的爱因斯坦、因费尔德和霍夫曼所得出的对双星运动的牛顿运动方程的(v/c)6级的修正,并用此方法计算出辐射引力波的辐射阻尼力。1945年在爱尔兰工作期间,对散射矩阵的解析性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哥本哈根工作期间,证明原子核散射矩阵元作为解析函数在有限能域只包括简单奇点,给出原子核散射矩阵的普遍形式。1949年,证明费曼提出的把电磁场中库仑场由纵场和标量场代替的方法和通常量子理论方法是等价的。50年代归国后,除了继续进行介子理论的一般性研究之外,主要从事强相互作用的色散关系方面的研究。例如对π介子-核子散射、奇异粒子相互作用和π介子-π介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此外还在宇宙线多重产生理论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用核子外壳剥落机制解释了Schein的实验结果。60年代初,领导北京大学物理系的研究小组,在国内率先把研究的重点从他本人早就做过重要贡献的S矩阵解析性方面,转移到粒子的内部对称性方面来。几年间,该小组在这个领域内取得了覆盖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等一系列研究成果,为60年代中期北京层子模型理论的建立做好了必要的准备。作为北京层子模型协作组的学术带头人之一,获得了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60年代中期与朱洪元共同领导建立和发展了强子内部结构的层子模型理论的工作,并对有关问题作了系统研究,获一系列创见性成果。对高能物理实验中发现的大量新强子和新现象作了分析并对强子结构和强相互作用动力机理作了探讨。是我国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理论研究的先驱之一。
胡宁在研究工作中强调要选择有重要物理意义的工作,要有自己的独创性。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坚持在我们自己提出的层子模型的框架上,继续探讨强子结构和强相互作用动力学等问题。由他牵头的这一项目,获得了198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胡宁在教学中强调要突出物理本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独立思考。他的讲授思维活跃,概念透彻,眼界开阔,富于联想,深得学生们的欢迎,培养了一大批理论物理学人才。
主要论著:《电动力学》、《场的量子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