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刘国钧(1899.11.15-1980.6.27)
字衡如,江苏南京人。著名图书馆学家。
1920年南京金陵大学哲学系毕业,留校从事图书馆工作。1922年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哲学系、图书馆专科学院及研究院学习,192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金陵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1929年至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部主任,主编《图书馆学季刊》,同时在北京师范大学兼课。1930年回金陵大学,历任图书馆馆长、文学院院长及教授。1937年随金陵大学内迁成都。1943年以后先后任西北图书馆筹备主任、馆长、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兰州大学哲学系教授。解放后,曾任兰州人民图书馆副馆长。1951年起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兼图书馆学教研室主任,1958年起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系主任。曾兼任国家科学图书小组成员,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委员,北京图书馆研究员和编目工作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位名誉理事,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委员会顾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委员会顾问》等职。
刘国钧毕生从事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工作,为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培养了许多人才。注重引进西方图书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图书馆学、中国书史、图书馆事业史、道教史等学科的研究。在图书馆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于图书馆性质和任务,认为是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在教育上的贡献有时甚至超过学校,认为图书馆的特征是:自动的,社会化的,平民化的,图书馆的基本任务是:“以用书为目的,以诱导为方法,以养成社会上人人读书之习惯为指归。”关于图书馆学的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提出五要素说:图书、读者、领导和干部、建筑和设备、工作方法,并认为“图书馆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图书馆事业及其各个组成要素”。在图书馆编目方面,对历代目录学家对目录的认识加以剖析,指出要区分书目、书志、著述史三者,把图书馆目录从传统目录学、校勘学中区分出来。对于图书分类,于1929年出版的《中国图书分类法》吸收杜威分类法长处,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解决了当时图书馆界中外文图书分类不能统一的矛盾。“文革”期间第一个翻译并介绍了外国使用电脑编目的文章,为中国采用电脑编目开辟了道路。研究领域宽广,知识渊博,研究课题经常处于领先地位。
有各种专著、译著、论文130多种。主要著作:《中国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编目条例》、《图书馆学要旨》、《图书怎样分类》、《图书馆目录》、《中国书史简编》、《中国的印刷》、《西方主要图书分类法评述》等;译著有:《亚里斯多德》、《政治理想》、《霍布士》等;主要论文有:《图书馆员应有之素养》、《关于处理多语文图书的意见》、《图书馆目录体系问题的探讨》、《用电子计算机编制图书目录的几个问题》、《冒号分类法简述》、《我国图书分类法发展的情况》、《分类法与标题法在检索工作中的作用》、《两汉时代道教概况》、《建安时代之政治思想》、《老子王弼注校记》等。出版有《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选集》。
上一篇:袁润之
下一篇:张逸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