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夫
李锐夫(1903—1987),原名蕃,以字行,平阳项桥乡李家车村(今苍南钱库镇)人,自幼熟读经史,擅长书法。1925年中学毕业后,便立志攻读数学,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获学士学位,在江苏省立常州中学等校任数学教师。1934年起先后任广西大学、山东大学数学系讲师。1937年起任重庆大学数学系教授。1942年调任贵阳师范学校数学系主任、教授。1945年,被派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从英国著名数学家李德伍特研究复变函数论,专攻整函数。回国后,任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数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从复旦调至华东师范大学,历任教授、副教务长、副校长。1962年起,兼任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副局长,并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四、五届委员,参议委员会委员,民盟上海市委第二至五届常委会副主任,第三、四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一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二至五届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及上海市天文学会副会长等。
李锐夫精通英语,毕生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早期担负中学数学教学,编有《三角学》,被称为“李蕃三角”,影响颇大;翻译英国中学数学教材《SMP》,把世界现代数学教学方法介绍到中国。后长期在大学任教数学。1953年起,除给本科生上课外,还主持了五届的数学分析研究班和进修班的教学工作,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培养了上百名数学分析教师,并负责制订全校的统编教材,又主持翻译世界名著《微积分发展史》;1985年起,招收数学教学法研究生,等等。与此同时,还兼任《数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辞海》数学科的主编。读书、教书、著书,始终不懈,自称“三书子”。自小对天文也感兴趣,大学二年级时就写成了《日球与月球》,被收入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是我国理论天文学的早期著作之一;后又写成《太阳系》,被天文学界认为是描写太阳系的最详尽之作。
“文革”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十年浩劫结束后年逾古稀,仍继续担任行政职务和进行函数论研究,直到1987年1月病故,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