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出于美国在华利益的考虑,美国商人兼外交官鼐德于1877年2月给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写信,建议哈佛开设中文课,通过中国老师的教授,让那些愿到中国发展的美国人在动身之前就具有一定的中文基础、掌握必要的知识。
哈佛大学对鼐德的建议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反复酝酿之后,他们最终选定了戈鲲化。
戈鲲化是安徽休宁人,1838年出生,早年在黄开榜军中作幕僚。离开黄开榜后,他到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做译文抄员和翻译教员,后迁居宁波,一直在英国驻宁波领事馆任职。他的学识、聪慧及儒雅的风度,给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跟他学过中文的一位美国人、宁波海关税务司杜德维将他推荐给了自己的母校——哈佛大学。
经过50多天的航行,1879年8月,戈鲲化携妻儿和一名佣人、一名翻译抵达哈佛,学校安排他们一家住在剑桥街717号的一栋小楼里。
哈佛大学中文班于这一年的秋季正式开课。中文班一开始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段时间,戈鲲化只有一个学生,他的中国名字叫刘恩,哈佛大学著名的拉丁语教授。他学中文纯粹是对语言的偏好,而非功利的考虑,这无疑使戈鲲化有了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这种感觉成了他们友谊的重要纽带。据说戈鲲化的一家能很快适应美国的生活,戈本人能在不长的时间学会英文并用英文翻译自己的诗,都得益于刘恩的帮助。
继刘恩之后,又有人陆续来到中文班,最多时有5名学生。戈鲲化不再满足仅靠威妥玛编写的教材来完成语言教学,他尝试着自己编写一本教材《华质英文》,内容多为他创作的诗,使学生从了解中国传统的诗歌入手,进而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两年多的时间,他的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汉语。
按照合同,戈鲲化的教学应到1882年秋天结束。不幸的是,这年2月,他因感冒而转发肺炎,于14日病逝。18日,哈佛大学为他举行了追思会。
上一篇:汪挽华
下一篇:李铁民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