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舒
徐中舒(1898~1991),初名道威,字中舒,后以字行,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徐中舒出生于怀宁县月形山徐家畈,3 岁丧父,5 岁随母入安庆清节堂,7 岁就读于育正小学,民国3 年(1914 年)考入安庆第一师范学校,民国5 年毕业后留附小任教。民国7 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数理系,次年考入南京河海工程学校,因母病回里,充任家庭教师。民国11 年在上海李国松家任教,因李家藏书丰富,举凡经史、诸子、小学之书,无不择要披览,同时接触金文和甲骨文。民国14 年,考取清华国学研究院,受教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著名学者,尤喜王国维的古史考证,决心献身这门科学研究领域。因家累,只攻读1 年,提前交论文毕业。民国16 年,受上海立达学园之聘,不久在《立达》季刊上发表《古诗十九首考》一文,引起复旦、暨南两大学的重视,被聘为两校中文系教授。民国19 年,至北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专职员,后升研究员,跟随陈寅恪从事史学与古籍校勘学工作,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被学术界公认为第一流学者。抗战期间,他辞去史语所工作至四川大学历史系任教,同时兼任武汉大学(迁址四川乐山)教授。民国36 年,任川大历史系主任直至解放。
1952 年被任命为西南博物院院长,次年重任川大历史系主任。1956 年定为一级教授,1957 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先秦学会理事长。“文革”中受冲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的名誉得到全部恢复,1978 年,兼任四川省博物馆馆长,1981 年又兼任四川省文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91 年病逝。
徐中舒的一生是在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中度过的。其科研成绩可分两大部分:一是史学,二是古文字学。先秦史是其主攻方向,在其著作目录中即达40 多篇(种)。在治古史中,十分注重考古发掘,以考古学为工具,结合古史文献进行论证,缜密推理,翔实可信。所发表的古器物研究的论文10 余篇,为中国古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80 年代初,受领国家教委下达的编写《先秦史》教科书的任务,还决定《先秦人物资料汇编》一书,已收罗人物900 余人,后因病重不能亲主,由其学术后辈们续成。在古文字学研究方面亦有丰硕成果,所作《金文嘏辞释例》,为治金文者必读之篇。《怎样考释古文字》、《怎样研究古文字》等文章,体现出“愿把金针度与人”的高尚情操。他还担任过主编,编纂大型古文辞书《汉语古文字字形表》、《殷周金文集录》、《甲骨文字典》等。在濒临老病之际,毅然承担起国家大型科研项目的《汉语大字典》的主编。
他的著作,截止1988 年的不完全统计,共121 部(篇),其中建国前53 部,建国后68 部。有《从古书中推测之殷周民族》、《古诗十九首》、《耒耜考》、《殷周文化之蠡测》、《明清史料甲》、《寿州出土楚铜器补述》、《井田制度探原》、《九歌九辨考》、《孔子的政治思想》、《左传选》、《论巴蜀文化》、《徐中舒学论著辑存》、《我的学习之路》等。
徐中舒献身教育事业70 多年,先后在8 个大学(复旦、暨南、北京、四川、乐山武大、成都燕京、华西、南京中央)执教,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科研人才,门墙桃李,遍及全国。他品学兼优,师德高尚。1949 年12 月成都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要他离境去台,徐中舒予以严词拒绝。在“海瑞罢官”座谈会上,徐中舒不发违心之言,认为“清官总比-好”。“文革”中,有人示意他写篇“西南女国”的文章,徐中舒抱定“临难毋苟免”的信念,决不充当御用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