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在万安县五丰镇邓林村,至今还流传着一则明代皇帝500年前为万安尚书刘孜题匾的传奇故事。
刘孜是万安县五丰镇邓林村人,出生于永乐辛卯年(1411年),正统甲子年参加科举考试,中江西乡试,乙丑年登商辂榜进士。科举及第后,先后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山东按察、山东布政、都察院都御史、南京刑部尚书。
相传,天顺五年(1461年),刘孜官居朝廷都御史。这年春节刚过,刘孜家乡邓林村长辈聚集在思成堂商议祖祠维修大事,一致认为应将修缮祖祠的事儿告诉远在京城做官的后生刘孜。不久,村里私塾先生把长辈商议的意见写了一封家书托人转寄京城。在京城担任都察院都御史的刘孜收到家书后十分兴奋,心里思考着要为家乡做点儿事情。但怎样为家乡做事?做何事?一连串的问题思考数日。一天,皇帝兴致很浓,邀请刘孜陪同到皇家花园散步。刘孜在陪伴皇帝散步时,向皇帝倾吐了心思,恳请皇帝为他解开心里疑难。皇帝听完刘孜叙述后大笑说:“你有这种孝心,这个题,朕给你解。”说完大声一呼,“回寝宫。”回宫殿后,皇帝吩咐身边的人:“笔墨拿来。”身边的人赶紧铺开宣纸,奉上“朱笔”。刘孜双手牵住宣纸一端,等候皇上挥毫泼墨。皇上很有兴致,说道:“爱卿,你既为朕的都御史,那你家的宅第不就是‘都宪第’吗,我就给你题写‘都宪第’三个字。”话毕,皇上“朱笔”一挥,“都宪第”三个字一气呵成,展现于在场人的眼前。刘孜双膝跪地,叩首谢皇恩。之后,刘孜细心地收起皇帝题词,吩咐家丁连夜骑马送往万安邓林村。家乡长辈收到刘孜的珍贵礼物后,安排人员从赣南购买了最好的石料,请来工匠精心打造,将皇帝题写的“都宪第”镶刻在两块麻石条石上,并涂上了金粉,浆砌在思成堂前院两侧的两座拱门上。从此,邓林村思成堂拱形门皇帝题写的“都宪第”牌匾传遍方圆千里,声名远扬。
古时,邓林是万安通往遂川、接通赣南公路的重点要津。据传,骑马路过邓林看见“都宪第”牌匾的文武百官都自行下马过往,以示敬仰。
1985年3月,万安思成堂被列入县级文物加以保护,立于思成堂前院拱门上的“都宪第”牌匾由于“-”时代种种原因已被损毁。(刘成军)
上一篇:朱衡
下一篇:梁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