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车孟义,1969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原荣成县)泊于乡松徐家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兄弟三人,他排行0。父亲车吉山,常年在海上打鱼,多年的搏风击浪造就了他吃苦耐劳和憨厚刚强的性格,母亲刘翠玉是一位善良勤劳的农村妇女,父母的优良品德,熏陶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灵。车孟义从孩提时代就很懂事,他每天去帮年迈的爷爷奶奶提水、扫院子;父亲从海上归来,他总是默默地为患关节炎的父亲捶腿、捶腰;有好吃的,他自觉地留给弟弟;邻居家有困难,他也争着帮忙。上学以后,车孟义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好学上进,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助人为乐,一直担任班里的干部,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984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他在入团志愿书上写道:“我要把自己的一点一滴光亮献给人间。”数年来,车孟义自觉用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誓言。
1986年春,学校开展了“战士在我心中”的学习活动,车孟义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祖国南疆受到侵犯的怒火在他胸中燃烧着,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像磁石般吸引着他,他当兵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当年冬季征兵时,他兴冲冲地跑到乡武装部报名,因年龄不够,未能如愿,为此,他还哭了一场。1987年征兵开始,他听说后,没顾得回家告诉父母,就一口气跑到乡政府报上名。
1987年10月17日,车孟义满载着家乡人民的重托,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经济繁荣的广州,成为一名威武的武警战士。新兵连里,大家都佩服车孟义能吃苦的拼搏精神。在训练场上,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个动作。有几次训练射击瞄准时,他的手腕、膝盖磨得红肿流血,班长劝他休息,他总是憨然一笑,又接着练。为了增加耐力,他给自己下达“命令”,每天负重长跑30公里。练功时,他自动增加了多于他人数倍的“任务”。为了练好掌上的功力,他坚持每天砍砖100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强化训练使车孟义进步很快,实弹射击五发子弹中了46环,武装越野名列前茅,各项训练成绩均优秀,受到部队的嘉奖。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结束后。1988年1月,车孟义以优异成绩,被分配到“尖子中队”——武警二支队四中队三班。这个中队担负着广东省广播电视厅的警卫任务,挑选的都是思想过硬、技术过硬的战士。战友们心里都清楚:车孟义能走进这个中队,正是他勤学苦练、积极进步的结果。
1988年5月22日星期天。南国广州的中午,阳光灼人,广交会门前大街上车水马龙,游人如织。这时,从流花邮局里走出了两名武警战士,他们是武警广东总队二支队四中队的战士车孟义和曾宪银。他俩刚在邮局里发完信,车孟义还给同学寄了书,两人准备返回营房。走到广州对外贸易中心二号门前两侧的时候,看见人行道上有三名青年正在拉拢群众聚赌,不少行人驻足观看,影响了市容与交通。战士的神圣职责和正义感使车孟义和曾宪银走上前去制止:“你们不能在这儿-,这是违法的!”那几个赌徒见他俩赤手空拳,非但不听劝告,反而仗着人多势众,拔出了弹簧刀,把他俩围了起来,意欲逞凶。面对蛮不讲理的穷凶极恶的歹徒,车孟义、曾宪银二人毫无惧色,赤手与歹徒周旋搏斗。当车孟义看到战友被两个歹徒围打,一个歹徒凶相毕露,正挥刀向战友刺去时,他怒目圆睁,拨开身边的歹徒,一个箭步跨上前,将曾宪银一把推开。但此时,恶徒朱子钱手里的刀趁势凶狠地刺进了车孟义的右大腿,并残忍地就势一拧,顿时,热血喷涌而出。车孟义学过战地救护常识,他知道要是自己坐下来包扎一下,会少流些血,也不会危及生命,但是他首先想到的是捉拿歹徒。他不顾自己的伤痛,以惊人的毅力,向畏罪而逃的歹徒追去。壮士的鲜血殷殷而洒,在路上留下了一条长的血痕,1米,2米,3米……122米!车孟义终于倒下了,倒在了血泊之中,这时,路经此地的玉门油田器材处驻广州代表苏喜武等同志,在飞鹰车队出租汽车司机陈铁峰的配合下,迅即将车孟义送往广州军区总医院抢救。但终因车孟义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19岁的车孟义用他那短暂的生命为人间谱写了一曲正气歌。
当天下午(5月22日)3时半,广州市-流花分局接到武警二支队四中队报案后,组织警力,全力缉捕,于24日上午8点20分,将杀害车孟义的九名歹徒全部抓获归案。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人民武警报》、《羊城晚报》等10多家报刊分别刊登了车孟义的事迹。国务委员、-长兼武警部队第一政委王芳,武警部队司令员李连秀、政委张秀夫联合签署命令:授予车孟义烈士“羊城0英雄”荣誉称号;武警广东总队党委追认车孟义为中共党员;共青团广东省团委授予车孟义“南粤青年0楷模”光荣称号,并号召广大青年、团员、公安干警向车孟义学习。
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中共广州市委、市政府,广大武警官兵和羊城人民,为车孟义烈士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他们怀着悲痛的心情送走了烈士的英灵。车孟义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鲜血没有白流。他的浩然正气,必将长留人间,成为千百万人勇于维护正义的强大力量。
(荣成市民政局)
上一篇:胡毅
下一篇:丛德滋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