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今山东宁阳)人。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东汉文学家刘梁之孙。刘梁少孤贫,卖书自给,桓帝时举孝廉,历官至尚书郎,终官野王令。性耿介,不苟合流俗,曾“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竞”,著《破群论》、《辩和同之论》等,当时颇有影响(见《后汉书·文苑传》)这样的家世,对刘桢自然有深刻影响。
刘桢早年即有才名,八、九岁诵《论语》、诗赋数十万言,而且“警悟辩捷,所向应答如响,当其辞气锋烈,莫有折者”(《太平御览》卷385卷引《文士传》)。成年之后,他希望际遇明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汉末政治极为腐败黑暗,社会危机深重,统治者镇压黄巾农民大起义后,各地军阀据地称雄,中国陷入0、-之中。据有中国北方的曹操,政治较为开明,任人唯才,广揽文学之士。这使当时渴望中国统一、怀有济世抱负的有志之士,如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瑜、汝南应塌,以及刘桢等,纷纷从四面八方奔赴曹操治下的邺城,一时人才荟萃,形成以曹氏父子为首的文学集团,并由于他们的诗文大多描写汉末-的社会现实,抒发统一、治国的豪情壮志,慷慨多气,悲凉豪壮,从而形成了“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桢是这一文学集团的重要成员,与曹氏关系密切。在诗文中,他把曹操比做起于丰沛、统一中国的汉高刘邦,把曹氏的知遇,比做礼贤下士的信陵君(见《赠五官中郎将四首》之一)。他把统一中国的希望寄托在曹操身上。投曹之初,他被任命为丞相掾属,追随曹操南征北讨,参谋军机。建安十六年(211年)后,出任平原侯曹植庶子,不久即改任五官中郎将文学,随侍曹丕。从现存诗文看,他与丕关系至为密切,而曹丕兄弟亦视为亲故,诗酒唱酬,交往常不拘形迹。曹丕曾特赠廓落带,以示亲宠,并由此而留下一篇妙文(载《典略》)。然而,刘桢性傲,不拘礼法。一次曹丕宴请诸文学,酒酣忘情,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诸人都匍伏于地,不敢仰视,独刘桢平视不避。曹丕对此并未介意,而曹操听说后,要治以不敬之罪。经过援救,才“减死输作”,罚为苦役,终身未再受到重用。这对刘桢自然是一次极为沉重的打击,在《赠徐干》一诗中流露出他的痛苦心情。此后不久,北方瘟疫流行,刘桢便与徐干、陈琳、应瑒等一起染病亡故。曹丕为此极为悲惋,为他整理遗文,作出评价,并追思往日“行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的亲密交往,不胜痛悼(见《与吴质书》)。
在“建安七子”中,刘桢以五言诗见称。曹丕谓“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与吴质书》),钟嵘《诗品》将他列入上品,称其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认为他的诗内容超尘拔俗,感情奔放,而语言朴质,文采不足。评价较为中肯。在“建安七子”中,钟嵘认为“陈思已下,桢称独步。”今因他的诗流传下来仅得15首,无法对钟嵘这一评价加以评断,而为人传诵的《赠从弟》、《赠徐干》诸诗,却大体可以窥见刘桢诗歌的艺术风貌。如《赠从弟》第二首: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
何劲。冰霜正惨怆,终岁常端正。岂不罹严寒,松柏
有本性。
诗以松柏为喻,勉励从弟坚贞自守,不要因环境恶劣而有所移易。三首全用比兴,感情深沉,风格遒劲,而语言朴质,毫无雕琢之迹,确为五言妙品。至如《赠徐干》一诗,以西园春景,映衬乖离之情,“笔气隽逸”(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词句清秀,写来婉转切情,凄恻动人,颇得《古诗十九首》韵致。
刘桢的散文,刘勰认为“丽而规益”,“若略取于名实,别有美于为诗矣。”(《文心雕龙·书记》)但他留传下来的散文,今仅见寥寥三篇:《与曹植书》(载《太平御览》卷七百三十九)、《谏曹植书》(载《三国志·魏志·邢颐传》)、《答魏太子丕借廓落带书》(载《典略》)。前两篇皆已残缺,唯后一篇较为完整,且辞多谐趣,颇可一读。
刘桢作品大部散佚,明人辑为《刘公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