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笃(?~167年),字叔坚,南阳犨(今河南鲁山东南)人。年轻时随颍川人唐溪典学习《春秋左氏传》,又跟马融受业,通晓经传及诸子百家的典籍,善于著文,闻名京师。
举孝廉,任平阳侯相。以师父去世弃官奔丧,后汉桓帝以博士征召,拜他为议郎。永寿(155~158)中,与朱穆、崔寔、边韶、伏天忌等著作东观。不久,延笃升任侍中,桓帝多次召见他询问政事得失,延笃则引经据典,隐喻对答。
出任左冯翊,又转为京兆尹。在职期间,宽仁为政,关心黎民的疾苦,劝导百姓从事农桑。百姓得益于他的政教,丰衣足食,人口增加,邻郡的人纷纷迁入。关中的吏民对延笃赞颂不已。在延笃之前,陈留(治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人边凤任京兆尹,也很著名,所以京兆人编了两句谚语:“前有赵张三王,后有边延二君。”【注:见《后汉书·延笃传》】
当时,皇子有病,下令各郡县贡献珍奇名贵的药物。大将军梁冀借机派门客拿着书信到京兆购买牛黄。延笃看过信后,命人把梁冀的门客抓起来,说道:“大将军身为皇亲国戚,如果皇子有病,他应向皇上进献药方,岂能派门客于千里之外谋财获利呢?”并把这个门客杀了。梁冀心中恼怒,又不好说什么,便暗示有司找个理由弹劾延笃,延笃因病免官,回乡教书。后遭党锢之祸,卒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