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北海,1957年12月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祖籍河南省永城县)。其父袁治义,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学院的一名大尉军官,参加过解放大西南等战役,荣立过两次战功,后来转业来到河南省平顶山兴州机械厂。袁北海是他四个子女中惟一的一个儿子。
受父亲的影响,袁北海青少年时期有一股军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在北海上初中时,有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他和几个同学相约到一条河里去游泳。这条河水流湍急,一个年纪最小的同学一不小心,被一个旋涡卷到了河心。同学们都傻眼了,吓得哭喊起来。眼看溺水的小同学就要沉下水底,只见袁北海不顾一切,奋力向水中游去。由于水深浪急,他几次要靠近这个同学都没有成功,自己反而呛了几口水,体力渐渐不支,身体直往下沉。这时,一个浪头涌来,袁北海使出全身力气,终于一把抓住了这个同学。等到把这个同学救上岸时,袁北海已经累得脸色苍白,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1978年4月,袁北海在家乡应征入伍来到了四川省眉山县。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在战斗中,袁北海因作战勇敢,在火线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战后荣立三等功。
1987年6月22日,已升为某司令部作训参谋的袁北海早早就来到了离县城不远的玉荷塘训练场地。这天,二营四连要在这里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他和往常一样,在训练场地四周检查了警戒情况,并和营长李生发一起向战士们作了投弹动员。
8点40分,营长李生发率先示范投掷了两枚手榴弹,部队开始撤到70米处的安全地带。实弹投掷开始了,现场只剩下李营长、袁参谋、连长房阵龙和文书李昌宏。
一个,又一个……
投弹顺利进行,袁北海看着成绩单,心里甜滋滋的,不时和营长交换着意见。投弹顺利进行到第16名。
“张洪兵!”
随着一声口令,一排三班藏族新战士张洪兵跑步来到投掷场。连长房阵龙把手榴弹后盖拧开,拉出套环,交给了张洪兵。张洪兵紧握手榴弹,猛劲向前方甩。
意外的情况发生了。由于张洪兵第一次投掷实弹,心情紧张,用力过猛,手榴弹滑手落到脑后右侧约八米远的地方。
手榴弹在地上“嗤嗤”冒着青烟,张洪兵呆愣着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卧倒!”营长李生发大喊一声。连长房阵龙也就势推了张洪兵一掌。张洪兵虽向后倒退了两步,但没倒下,仍然呆愣着站在那里。
在这手榴弹即将0、战士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袁北海一边下令“隐蔽”,一边从四米远的地方猛冲上去,就势将张洪兵猛力推倒在左侧水沟里。还没等他卧倒,一声巨响,手榴弹0了。张洪兵安然无恙,袁北海却面部、胸部、腿部中弹,倒在血泊中。
战友们迅速把袁北海送往县医院,人们呼喊着袁北海的名字,从四面八方拥来,把手术室围得水泄不通。但终因伤势过重,袁北海壮烈牺牲。
袁北海牺牲后,在军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共眉山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发出了“向袁北海同志学习,建设好烈士鲜血染红的地方”的号召。烈士父母所在地河南省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兴州机械厂党委和烈士生前所在的军、师、团党委迅速作出了向袁北海同志学习的决定。
1987年6月27日,袁北海所在部队隆重召开了袁北海烈士追悼大会。
为表彰袁北海烈士的英雄事迹和崇高品质,1988年4月29日,成都军区司令员-、政委万海峰签署命令,授予袁北海同志“舍己救人的好干部”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军区干部战士,学习他热爱军队、献身国防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忠于职守、忘我工作的优良品质;学习他爱兵胜己、一往情深的道德情操;学习他危急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行为。四川省青年联合会、《青年世界》杂志社也把袁北海评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百名“四川青年杰出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