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羽(1921-2004) ,字甲,名冠一,曾用名张振寰,灵宝市尹庄镇尹庄村人。1938年2月,张羽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赴中共中央长江局党训班受训后回伏牛山地区参加建党工作,任中共灵宝县尹庄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39年担任中共卢氏县委委员。1946年5月,被国民党灵宝县党部以“煽动农民暴-动”罪而追捕。后辗转赴沪,参加上海学运和工运,曾任上海青年中学教师,苏州振华女中教师,继续启发、引导学生投身参加革命,并在报刊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上海解放后,历任华东青年报、华东青年出版社文艺组组长。1953年调任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3年被评为编审,1989年离休,2004年病逝。
张羽自1937年在郑州《挺进》旬刊发表处女诗歌《同胞们,冲》开始,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小说、杂文、评论、通讯、报告文学等。主要代表作有:长篇文学传记《恽代英传》、中篇文学传记《王孝和》(被译成蒙、维、朝等少数民族文字)、反映革命老区英雄母亲的报告文学集《碧血红华》、中国人民参加苏联十月革命事迹的《阿穆尔风雪》、反映解放后上海人民肃反斗争事迹的《摇面工锄奸记》等单行本及长诗《奴录之歌》、通讯《豫西地下火》、传记文学《永鳏痴郎的爱情》、《爱与死的搏斗》、《萧也牧之死》、《曾家岩的婚礼》、《我与<红岩>》、《高山与小溪》、《中国老年》等。张羽从事写作、工作数十年,参加创办了颇有影响的传记文学丛刊《-》,整理出版了《王若飞在狱中》,审读长篇小说《红旗谱》、《青春之歌》,担任长篇小说《红岩》初版和《在烈火中永生》责任。出版了其它书籍100多部,较有影响的有《风雷》、《不能走那条路》、《最后的报告》、《万古青春》、《黄金海岸》、《中国新诗选》、《青年文学创作选集》、《青年英雄的故事》、《茹尔宾一家》、长诗《卓娅》等。曾应聘担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革命烈士传》编委会委员,主编第三、七集;担任辽宁少儿出版社《岁月》丛书(获冰心文学奖)编委,主编《歌乐山作证》。张羽的生平事迹已收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文艺传集》、《共和国奠基人名典》、《记者一百人》、《无名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出版人名辞典》、《中华人物辞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