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韦盛经(1911~1972),壮族。1911年出生于古蓬乡凌头村。1920年入蒙馆就读,1926年高小毕业。 1927年在宜山初中读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国中。1932年6月,南宁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任弄亡村小学教师。他为人诚实,对学生教导有方,又常常为劳苦人民
打抱不平, 深得弄亡群众的爱戴。次年,韦盛经当选为周安乡副乡长。1935年6月,从南宁民团干训班回来后, 任古蓬乡乡长、民团大队长兼古蓬中心校校长。次年6月,因打抱不平与司法官冲突被撤职。同年10月,他考入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
1937年冬,军校毕业后,被派到国民党陆军三一军一三五师四○四团第二营任副官兼排长,后升任连长。
1944年冬,日军再度入侵广西,盛经率领的轻机枪连在桂平同日军作战,因失利,他只好和上士班长李时坤到贵县(李的家乡)隐蔽。次年春,他带领李时坤回到了家乡,会同樊茂春、韦广培开展抗日斗争。不久,日军溃退。韦盛经便和樊茂春、樊仁辉、韦汉强等开展革
命活动。同年秋,他到三浪街与王兆隆开办青年补习班,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骨干。同年10月,通过樊茂春(当时樊任国民党上林县政府政务督导员)的关系,被荐任古蓬乡乡长。他当上乡长后,采取两条措施:一是把乡、村公所和学校中坚持反动立场的公务人员和教师分批
撤换,安排思想进步和倾向革命的人员充任;二是将过去公粮交在古蓬改为运到周安、三浪街两处入库(便于游击队掌管)。
1946年1月, 韦盛经与韦广培、韦质彬等利用民间“十弟会”的传统形式,在各村屯把农民组织起来,又以维护地方治安为名,发动群众购买0弹药,组建革命武装。
1947年7月,中共贵县中心县委派张声震到上林北区建立党组织。同年8月,韦盛经加人中国共产党。 同月建立中共上林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同年9月16日举行“古思武装起义”,打败了南宁保安队和上林县长梅仲威的团队。起义队伍命名为上林人民自卫军八二支
队,韦盛经任支队长兼古思人-合办事处主任。
1948年1月, 韦盛经遵照党组织的决定,组建上林武工队,队员发展到500多人。同年8月,中共桂中南地区工委把上林武工队改编为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五团,任命韦盛经为团长。1949年1月,建立中共上林特支,韦盛经任特支副书记。根据中共桂中南地委9月会
议的决定和八二支队司令部的命令,1949年11月20日在北更乡木等村宣布成立上林县人民政府,同时成立中共上林县委员会。独五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二十二团,韦盛经提任第八支队副司令员,中共桂中南地委候补委员兼任第二十二团党委副书记。
同年11月28日,他率领第二十二团在思吉乡北兰公路沿线阻击被解放大军追击的国民党黄杰兵团八二师师部和第二十五团、二十六团,并配合解放军解放上林县城。解放后先后任上林县人民政府县长、镇都县(今天等县)十二区土改工委会书记、崇镇公路工程队督导员、河田
公路工程总队副总队长、凭祥施工所主任、桂西壮族自治州交通局办公室主任、广西民族出版社经理办公室主任和代理副社长等职。在“文革”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积劳成疾,不幸于1972年病逝于南宁。
上一篇:王哲渔
下一篇:郭炳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