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熊祥(1867—1912) ,原名缵先,别字绪昌,笔名起东。吉一里三家岭村(今石咀乡嘉荷村) 人。家清贫。父儒彰是塾师,故熊祥稚龄即随父习文。12岁应童试,14岁入府学。以成绩优异,送广州广雅书院肄业。除学经史之外,兼习西洋科学,接受民主思想,有富国强兵之志。
光绪十九年(1893年),熊祥赴桂林应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与邑人程大璋一同在桂林听广东举人康有为讲学,接受维新思想。黄深得康氏器重,跟随康氏身边工作,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 春随康氏进北京。同年八月,“百日维新”结束,清政府执杀“六君子”,维新党人-离京,黄熊祥亦因而浪迹于长江中下游一带。约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始由上海转到香港。翌年得人引荐于香港某报主持笔政。熊祥才思敏捷,文笔流畅,针贬时弊,论断剀切,极为读者赞服。
熊祥留香港编报期间,广为交游,尤其与同乡之朱金中、徐启祥、卢汝翼及浔州府属之罗佩珩、潘乃德、袁恩荣、刘玉山等人(均同盟会员)过从甚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同盟会人密谋在浔州举行武装起义。熊祥于宣统二年(1910年)春毅然离港返桂平,积极参加浔州起义准备工作,联系府县官员及开明士绅争取他们反正。
宣统三年九月上旬(1911年10月底),领导起义的民军司令部成立,由黄熊祥与徐启祥任前敌指挥。宣统三年九月十五日(1911年11月5日) 民军一举光夏平南县城。十月初一日民军移师攻打桂平县城。黄熊祥身先士卒,临阵指挥。浔州知府贺源清与保皇派程大璋等,坚决与民军为敌,电请广西督军陆荣廷遣军来援,以致浔州起义功败垂成。
起义失败后,黄熊祥为逃避顽固势力侦缉,携眷隐居梧州,以练习书法,吹奏洞箫,吸鸦片消遣愁闷。民国元年(1912年)春黄熊祥自梧州潜回桂平探亲,不幸为陆荣廷部属侦知捕获,于农历三月二十一日枪杀,时年仅45岁。
黄熊祥著述有《绪昌诗文集》八卷,惜多已散失,现仅存七律《秋兴》诗八首及《重修福隆桥序》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