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郭云青,海南临高县和舍镇和平村人。1901年9月20日出生,他少年时就读于本村私塾,后到儋县那大镇灵光小学读书。
1919年,郭云青赴广州市补习学校学习,适逢五四-爆发,他深受影响,对我美丽河山遭受外国列强的肆意瓜分、抢掠烧杀极为愤慨。在广州学习期间,他接受了许许多多进步思想,并发奋读书以求救国。1920年,郭云青考入广州市教忠师范学校,并于192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留在广州从事教育事业,同时著书立说,希望唤醒千百万民众行动起来,壮我国力,强我民威。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郭云青认识了不少中国共产党中的先进分子,并在他们的影响下,逐渐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郭云青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底,郭云青返回琼崖,担任临高县和舍镇小学校长。他以校长的身份作为掩护,广泛联系镇上的知识分子和民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组织学生出演进步戏剧,教授人民群众革命歌曲,宣传发动农民加入农会。并为了维护农民权益,建立起一支农会的武装力量——自卫军,他积极发动会员筹资购买0弹药,并以身作则,说服父亲拿出300块光洋为自卫军购置武器。在他的带动下,其他会员也纷纷筹款,和舍农民自卫军迅速壮大起来。1927年2月,冯平同志筹办的临高县农-动训练所开学,琼崖地委和农民协会派郭云青、柯柏森、洪冠英、王维章等同志担任训练所的教学工作,为我党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首期学员有符英华、符会运等60多人。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后,4月22日,琼崖国民党反动派倾巢出动,在府海地区大肆捕杀革命同志,很快又将屠刀伸向其他地区。在临高县的反动派还未动手之前,我党组织和农训所学员已撤至农村。郭云青等同志转移到东江、和舍及澄迈一带农村,继续宣传、发动、组织群众,发展武装力量,坚持革命斗争。
1927年7月下旬,在西路红军总指挥冯平的领导下,我农军决定攻打临高县城。郭云青带领和舍农民自卫军参加了这次-。8月13日夜晚,在冯平的统一指挥下,由城内农会队长符蛟臣打开县城北门,城外的农军冲入。县府警卫队遭到突然袭击,弃城逃窜。我农军占领了临高县城,俘虏了一批人员,缴获了一批0弹药。入城农军积极维持治安,修筑工事,截断交通要道,准备迎击敌人援军的反扑。第三天,敌人黄镇球调遣部队反扑临高县城,面对强敌,我农军主动撤出县城。撤出后,郭云青跟随冯平、冯道南等同志经美台、龙波、多文转移到澄迈龙潭、下岭一带组织宣传活动,后被国民党围攻分散。郭云青又转移至临高县郎基村,和黄开礼等同志一起宣传发动群众。后来,又回到和舍镇,建立和舍党支部,继续发动群众,壮大农民自卫军,坚持革命武装斗争。
1928年2月6日,临高县伪县长林明伦伙同县参议员许汉章、民团团长王义安等人,大摇大摆地来到和舍镇视察,并进行-宣传。人民群众对这些“吸血鬼”恨之入骨,及时将他们的行踪报告给我党和舍支部。
郭云青、黄开礼率领农民自卫军埋伏在和舍镇近郊公路的南江村附近丛林中,当林明伦等人返回县城进入我埋伏地点时,自卫军立刻开火射击,当场打死许汉章和王义安等人,林明伦侥幸逃脱。我党和舍支部领导下的农民自卫军声威大震。
一个多月后,黄开礼、郭云青等又在和舍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3月22日,300多名农军,手持200多支长寸短枪和长矛、大刀,臂系红布袖章,在和舍小学集合,走上街头--,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土豪劣绅”、“打倒反动官僚政客”等口号,张贴宣传标语,向群众演说,焚毁地主恶霸的田契账簿,枪毙了干尽坏事的2名团丁。土豪劣绅吓破了胆,纷纷离家外逃。武装-队伍在和舍镇巡逻放哨,维持治安,坚持数天之久。伪县长林明伦恼羞成怒,声言不杀尽共产党,誓不罢休。他请求琼崖守备司令叶肇派军队到和舍镇包围农民自卫军。正当和舍党支部和农会领导同志在镇郊拨峻岭秘密开会研究对策时,反动军队窜入和舍街头,开枪示众,设关卡,查证件,逮捕行人,凡有-嫌疑者立即逮捕,当场枪毙。为了减少牺牲,保存力量,参加和舍镇-的农民队伍分两路撤退。郭云青、黄开礼、谭玉美率领一路向木排山撤退,途中与敌军激战,伤亡较大,仅有郭云青等少数人突围脱险,大部分农民自卫军英勇牺牲。黄开礼同志被捕,在和舍镇壮烈就义,谭玉美、林桂芬同志被敌人押送到县城,英勇牺牲。
1933年,琼崖革命处在十分困难的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竭力叫嚣要用一年时间“肃清”琼崖的革命力量。他们在各地成立“清共委员会”,组织区乡联防,五家联保,进行“清乡”。敌军所到之处,烧杀抢劫,大批革命志士和群众被捕并遭杀害。同年5月18日,郭云青在儋县不幸被国民党逮捕,并于6月20日惨遭杀害,时年32岁。
上一篇:李春茂
下一篇:王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