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周
谯周(201~270年),字允南,西充县槐树镇人。谯周幼年丧父,孤苦伶仃,随舅父生活。他发愤读书,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熟读五经,深研书礼,知晓天文。223年(蜀建兴二年),丞相诸葛亮推举他为劝学从事,后又擢升典学从事,负责学校、生徒、训导、考核、升免等事。238年(蜀延熙元年)被调任刘璇太子家令。后历任中散大夫、光禄大夫等。
谯周对刘禅外出寻欢作乐、不理朝政甚为不满,故作《上后主疏》,以王莽、刘玄、公孙述丧失民心的结局与刘秀成帝业之艰为鉴戒进行劝谏,后主对此置若罔闻,仍听任宦官黄浩弄权,致使国力日衰,更兼姜维数度率军伐魏,百姓劳苦,怨声载道。谯周又撰《仇国论》,论及战争危害,劝后主少用兵,与民休息,这些建议不仅同样未被采纳,谯周反而愈被疏远。
263年(蜀景耀六年)冬,魏将邓艾率军伐蜀,逼进成都。刘禅仓惶失措,群臣多劝南逃投吴,谯周则谋求统一,力主降魏,被后主采纳。谯周因有“全国之功”被魏封为阳城亭侯。到西晋时,谯周还被授予骑都尉、散骑常待等职,但均因病未就,后病逝洛阳,归葬于南充。
谯周生平著述多达百余篇,主要有《法训》、《五经论》、《古史考》、《巴蜀异物志》等。
《法训》为8卷,原书亡佚,但严可均《齐交篇》有辑录。内容有关道德、孝道、礼节、自力、治学、男女嫁娶等方面。
《五经论》为5卷,原书散佚,但朱彝尊《经义考》辑录了3条,马国翰辑录了4条。内容是论述古代礼仪和丧服问题,属典制性质。
《古史考》是我国古代一部有价值的历史考证史书,为25卷本,失于宋元之间,清章宗原有辑本1卷,共91条。《晋书·司马彪传》说:“初,谯周以司马迁《史记》一书,周秦以上,或采俗语百家之言,不专据正经,周于是作《古史考》25篇,皆凭旧典,以纠迁之谬误。”《古史考》早在唐代就被誉为“能与《史记》并行于世”的史书。
谯周学识渊博,为一般学者和年轻好学之士尊崇。同郡人陈寿就曾拜他为师。在谯周的精心指导下,陈寿通读了《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学名著,产生了研究历史的志趣。陈寿在《三国志》中著有《谯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