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赵世炎(1901—1927),字琴生,号国富,笔名施英、琴荪、列父、罗敬、乐生、识因、士炎、炎、言、乐等,重庆市酉阳自治县人。中国0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4岁入家馆读书。1911年受辛亥革命的影响,剪掉了发辫。1914年毕业于龙潭高等小学堂。1915年秋,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1917年结识李大钊,开始投身新文化运动。1919年,被选为附中学生会干事长,组织领导附中同学投入了“五四”-。同年7月,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少年学会,是年9月,发起组织了附中少年学会。尔后,进入北京法文专修馆,被选为学生会负责人,主编《平民周刊》、《少年》、《工读》等刊物。他曾同毛泽东一起学习法文,反驳过胡适“反对女子参加社会活动”的论点。他到常德接亲属到北京路过武汉时,特意拜访了恽代英。1920年5月,赵世炎赴法国勤工俭学,探求救国的真理。1921年2月,他带着-的信,在巴黎找到张申府,再与-、刘清扬、陈公博等商议组织了旅欧共产主义小组。随后,赵世炎被委任为0中央驻巴黎通讯员,组织了劳动学会和领导了“拒款运动”。是年9月,他与李立三、蔡和森一道领导勤工俭学学生进行了“争回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1922年6月与-等人创建了旅欧“中国少年0”(后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任中央执委-,-任宣传委员,李维汉任组织委员。同年秋,任0旅欧总支部委员和0法国组-。1923年3月,赵世炎、王若飞、陈延年等12人,遵照0中央通知,离开法国去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曾任旅莫支部委员。1924年夏,随李大钊、王荷波为首的0代表团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和赤色职工国际大会。是年7月,根据0中央决定,赵世炎与任弼时等一道回国,任0北京地方执委会委员长、0中央北方局成员、0北方区执委会宣传部长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机关设在北京大学红楼。同年12月,0中央决定在北京设立中央北方局,李大钊任-,赵世炎任常委,协助李大钊工作,并介绍了吴玉章、-等加入了中国0。1925年1月,代表北方党组织,到天津迎接孙中山。是年6月,0北方区执行委员会成立,赵世炎任宣传部长兼职工运动委员会-。他参加和领导了北京数万群众举行的支援上海工人反帝-大会,领导天津港海员大-、开滦煤矿工人大-。这年10月,他和李大钊到张家口主持召开内蒙古地区工、农、兵大同盟代表大会,被选为大同盟中央委员会副-。次月,他又指挥了北京数万学生和工人、农民参加的“首都革命”,意在迫使段祺瑞“还政于民”。1926年春,在0天津地委举行的纪念列宁逝世两周年大会上,作了《列宁的生平与列宁主义》的报告。是年5月,他代表北方区工会组织到广州出席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主席团主席。大会后,0中央决定调他到上海,担任-区委组织部长兼上海总工会党团-及军委-,以后又任-区委第二-。次年3月,他与汪寿华、-等领导了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直到取得胜利。1927年4月,0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赵世炎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6月,0江苏省委成立,-陈延年被捕后,他代理江苏省委-。大革命时期,为配合北伐军进攻上海,党中央决定举行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赵世炎与-、罗亦农等同志一起领导了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并在斗争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27年7月2日,因叛徒出卖,赵世炎在上海不幸被-当局逮捕,是月19日,被-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部杀害于枫林桥畔,时年26岁。
赵世炎牺牲后,他的两个儿子赵令超、赵施格在-的关怀下,被送到苏联学习,赵令超因病夭折。赵施格学成后回国,成为新中国建设人才。赵世炎的妻子夏之栩被捕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28年任中央党报委员会委员,后任0中央办公厅党务委员会秘书处负责人,1929年赴莫斯科学习,1932年被分配到全国总工会女工部工作,曾任0上海-区区委委员、江苏省委秘书、中央组织部秘书及交通(员)。1937年后历任0中央长江局组织部交通组、救济工作组负责人,负责八路军南京、武汉、桂林办事处的党内交通。夏之栩1941年底到延安,任0中央社会部干部处处长,中央组织部秘书处处长,1945年4月作为大后方代表团成员出席0七大,1948年任中央直属机关委员会副-、常务委员,1948年任0郑州市委副-,1949年任0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50年3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1年5月任0武汉市委秘书长,后调北京,任轻工业部办公厅主任、党组成员,食品工业部部长助理,1960年5月任第一轻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等职,1982年9月任0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期间,她与赵君陶一起为建立“赵世炎纪念馆”奔走,并获得-题写的“赵世炎同志故居”的墨宝。是第一、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0八大代表,1987年12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上一篇:赵君陶
下一篇:甘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