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天笑(1876—1973),小名德定,初名清柱,成年后改名公毅,字朗孙,号包山,笔名天笑、春云、微妙、迦叶、拈花、秋星阁主、钏影楼主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光绪二十年(1894)秀才。为富家开馆,懂日语。二十七年,与友人杨紫麟合作翻译《迦因小传》,引起很大反响。同年在苏州办《励学译编》、《苏州白话报》,竭力提倡白话。次年筹办金栗译书处。三十年,任山东青州府中学堂监督。三十二年,到上海任《时报》外埠新闻,并同时兼任曾朴《小说林》杂志。三十四年,主编《小说时报》。宣统三年(1911),主编有正书局出版的《妇女时报》。1912年,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兼职。1915年,主编文学季刊《小说大观》,1917年,主编《小说画报》,1922—1923年,大东书局《星期》、文华印刷公司《女学生》等杂志,又为《滑稽画报》任文字。所编刊物及所著译皆风行一时。1924年,应聘为上海明星电影公司编剧,创作和改编剧本有《可怜的闺女》、《空谷兰》,译作《梅花落》亦改编为电影剧本。1925年,郑正秋还将其小说《苦儿流浪记》改编为《小朋友》,1927年,又将其短篇小说改编成《挂名的夫妻》,均摄制成影片。1926年,长篇小说《上海春秋》出版。1935年,继张恨水之后主编上海《立报》副刊《花果山》。抗日战争爆发后,为《救亡日报》撰写抗日救亡的政论和杂文。1946年移居台湾,1950年初移居香港,发表《且楼随笔》、《钏影楼回忆录》等。一生著译100多种。其文学才能和艺术造诣,集中体现在通俗小说的创作上,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和文化史等方面皆做出过杰出贡献。
来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