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勿幕
井勿幕(1888—1918),字文渊,今市郊区广阳镇井家原人。辛亥革命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曾被孙中山誉为两北革命的巨柱。
光绪二十八年(1902),井勿幕由于家道中衰,到四川投靠父亲的一位友人,进入重庆正蒙公塾读书,接受了新思潮的影响。为了追求救国真理,二十九年(1903)冬,在同学的帮助下,到日本求学,就读于东京大成中学。在此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组织的反清斗争。三十一年(1905)秋,在东京加入孙中山倡导组建的中国同盟会,为陕西籍的首批会员,被孙中山委为同盟会陕西支部长。是年冬,奉孙中山之命,回到陕西进行革命活动,奔走于西安和蒲城、宜君、耀县、同官、黄陵等渭北各县。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发展同盟会员30余人。三十二年(1906)春,在三原县北极宫成立了同盟会陕西支部。当时,他既能和思想激进的青年畅谈新思想、新知识,也能和年长的秀才、举人吟诗谈八股,还能和江湖豪侠练拳术、舞刀剑,所以陕西的哥老会、刀客对他都很敬佩。他亲自参加哥老会,用“同盟会旨鼓舞其精神,开通其知识,联络其感情”,并在刀客中进行宣传,“开示其途辙,化除其私见”。他组织领导同盟会加强了控制新军的工作,为新军起义奠定了基础。他以“侠魔”为笔名,在《夏声》杂志上发表文章,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他撰写的《二十世纪之思想》一文,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介绍给陕西知识界。宣统二年(1910)七月九日,井勿幕、胡笠僧等同盟会领导人,同新军中的会党头目30多人在西安大雁塔聚会,“歃血为盟,共图大举”,决心为推翻清王朝而共同奋斗。此后,井勿幕亲自到同官、宜君、黄陵等地考察,在耀县、马栏等地创办牧场饲养战马,开办小铁矿,制造炸弹,建立起武装反清的革命宿营地。三年(1911),为迎接革命0的到来,他将家中珍藏的字画选出两箱出卖,作为购置军火费用。四月,广州起义爆发,他立即奔赴广州,途中得知起义失败,又返回陕西,组织武装起义。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的胜利震动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十月二十二日,西安起义成功,井勿慕在渭北立即召集10余营健儿奋起响应。陕西光复后,井勿幕被陕西军政府任命为北路安抚招讨使,负责渭北各县军务。他迅速在三原组织起30多营武装力量,随后,率领这支革命军,转战渭北各地。支援山西革命党人,攻克运城,取得晋南大捷。与清军激战于渭北张午原,解除咸阳之围。他在陕西东西路保卫战中屡建奇功,并培养出一批能征善战的将才。
民国元年(1912)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井勿幕始任陕西支部长。2年(1913),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二次革命”。4年(1915),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爆发,井勿幕奔赴云南,参加蔡锷领导的护国反袁战争。袁世凯死后,井勿幕任陕西关中道尹。他做官不谋私利,不置家产。他妻子问他:“你现在做了大官,都给咱置了些什么?”他笑了笑,指着房子里的许多书说:“这就是我的家当!”7年(1918),陈树藩诱捕了胡景翼,派井勿幕去三原招降胡的部下,以瓦解靖-。井勿幕因素孚众望,一到三原,即被于右任总司令推为靖-总指挥,使靖-声势大振。由于第一路司令郭坚部的军纪最差,井勿幕对该部多次毫不留情地予以批评,并准备进行整顿。因此,引起郭坚部下一些人的忌恨。是年12月23日,井勿幕赴凤翔慰问西南援陕滇军返回总部途中,在兴平接到郭坚部参谋长马凌甫等人以郭坚的名义送来的信函,请他赴兴平县南仁堡李栋材营部参加军事会议。井勿幕不虑个人安危,坦然前往。刚到开会地点,就遭到李栋材预先布置的士兵杀害,时年仅31岁。
对井勿幕的惨遭杀害,章太炎存志文中感叹道:“勿幕死,于右任如失左右手,陕西事遂大坏,西南援军亦以命令退矣!”当时,于右仁以陕西靖-总司令的名义,呈请广州军政府批准,追任井勿幕为上将。为纪念井勿幕的功绩,国民政府命名西安小南门为勿幕门,并将井勿幕的遗骨于34年(1945)公葬于西安南郊少陵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