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甲,字迁年,县遵义团炉观村(今炉观镇)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生。民国5年(1916)毕业于长沙广益中学。翌年东渡日本,预修日语、补习英语、数学、理化。两年后,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读一年,分发至九州熊本第五高等学校。毕业后,考入京都帝国大学法律系,民国17年毕业。
回国后,在上海交涉署(国民政府外交部驻上海的办事机构)任秘书,不久赴南京任国民政府-编译局编译。民国18年11月,任-铨叙部第二科科长。民国22年,选为-考选委员会襄试委员。民国24年4月至26年11月,任行政院外交部亚洲司研究室专员。期间,奉派赴汉城,调查处理日本人要求兑换中国驻朝鲜总领事馆馆址问题,杨拒绝贿赂,接受华侨意见,提出不宜兑换的报告。回国后,又去四川调查日本军部借口在成都设立领事馆派遣特务进行间谍活动,遭群众打死打伤事件,杨通过艰苦细致调查后据实汇报,挫败日方借机寻衅的阴谋。民国28年,杨离开外交部,应聘为广东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其后,又在中央训练团、官官讲习所等处任教官。民国35年执教长沙克强学院,旋又受聘为湖南大学法律系教授,省政府高等顾问。后因患高血压病,告假回乡。回乡后自动将家中田土分给农民,在芦茅江毛茶园开办小煤矿,并被推任遵义中心小学校校长。
新化解放后,以开明士绅身份出任新化县人民政府委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当选为新化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县扫盲协会会长、县政协副主席、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等,先后担任县文教科副科长,县卫生科科长,新化师范学校校长等职。杨开甲一生诚厚,办事注重实际效果,甚为县人赞誉。1973年1月因病去世,终年77岁,著有《辛亥革命川变观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