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尹如圭(1918——1949),名国瑞,字景星,宝庆东乡(今邵东县流光岭乡桃花村)人,民国7年(1918)生。其父尹伊仲系太一乡团防局长。尹如圭自幼聪慧。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喜吟咏。及长,广泛阅读进步书刊,知识甚丰。
民国25年,蒋介石无意抗日,积极-,尹如圭目睹时局,感慨抒怀,作了《吊三闾大夫》一诗云:
汩罗西望碧粼粼,樽酒江边吊逐臣。
身后才名悲宋景,眼前患难甚赢秦。
怀王不是怜才主,楚泽空伤失意人。
一卷离骚谁继响?江河万古不沉沦。
翌年,尹弃笔从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家乡创办“救亡图书馆”,捐资收集进步图书,还利用星期日,召开“时事座谈会”,宣传抗日救亡。芦沟桥事变后,尹如圭面对山河破碎的惨状,心潮难平,作《从军行》一诗:“男儿之驱长七尺,谁甘白头老书史;昨闻蓟北飞胡尘,跨上征鞍征万里。”为了更深入地发动和组织民众抗日,尹如圭和禹问樵等人,在流光岭及其附近一带开办民众夜校,在崇山铺、团山等地举办抗日宣传墙报,进行抗日宣传。民国28年5月,尹如圭加入中国0,任0流光岭支部负责人。翌年秋,0邵阳党组织遭到破坏,0员彭柏林遭惨杀。尹如圭被叛变者向其父尹伊仲告密,暴露了身份,随而潜逃安乡,以帮工、做小生意糊口度日。他与0组织失去联系,感到无比忧伤,赋有诗云:“风木兴怀嗟失养,江山蒿苜痛连兵,已判歼虏难久战,和平消息总堪惊。”
民国32年,尹如圭辗转回到家乡,其父以为尹如圭回心转意,也不再责怪其往事。并说:“今后你拿笔杆子宣传抗日,我拿枪杆子和日本侵略者拼,日寇如果敢来我们这里杀人放火,就打它个片甲不归”。尹如圭听后,忙说:“日本侵略者太残忍了,我虽是文弱书生,胆是“逼”出来的,我也要拿枪杆子,一起干,还望父亲把本钱拿出来”。其父不予反对。将长短0100多支,集中起来,组成一支300多人的抗日游击大队,尹如圭任大队长。民国33年秋,日军侵犯邵东地域后,尹如圭率抗日游击队,昼伏夜出,出奇制胜地给以抗击。东乡唯流光岭、团山、崇山铺一带,没有受到侵略者的进犯。乡民称太一乡为“太平乡”。
抗日战争胜利后,尹如圭从事新闻事业,决心“要为人民奔走呐喊,启发思想,识别真伪忠0”。民国35年,尹如圭和禹问樵、陈芸苍一道,在乡间创办《开平周报》,以求实、敢言为宗旨,用事实揭露-发动内战、残害人民的罪行。民国36年夏,《开平周报》社址迁往邵阳城内,不久与《铁报》合并,改名《劲报》,尹如圭任社长,禹问樵任主笔。是年12月20日出版发行。尹以办报为掩护,开展秘密工作。民国37年5月,尹重新加入中国0。
民国38年春,尹如圭受0邵阳中心县工作委员会的派遣,离开报社,回到家乡。6月,率领其父控制的地方武装300余人枪起义。6月下旬,0邵阳中心县工委经0湖南省工委批准,将这支部队和邵阳县东乡李建中部、张大野部和南乡的莫新春、唐道光、李梦麟部组编为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第二支队(简称湘中二支队),尹任司令员。6月26日,在真人岭宾公祠(今邵东砂石乡内)宣布起义,旋即开赴衡、邵、祁边区一带,开展游击活动,牵制白崇禧部队行动,策应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邵阳。7月中旬,邵阳县保安团、警察大队及匡-(匪首)等部5000余武装,对湘中二支队进行围剿。在一次分散撤退中,因叛徒向匡-密告二支队的行动计划,尹遭伏击,被捕,审讯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7月20日深夜,尹被杀害于东乡流泽乡-亭,头悬邵阳县0门前3天。1949年10月10日,邵阳解放。是年12月5日,邵阳各界人士在导群中学举行追悼大会,告慰烈士忠魂。
尹如圭工诗词,其作品慷慨激昂,不作低沉之音。有诗词手稿一卷,由好友禹问樵同志珍藏达40余年之久。1991年,0邵阳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校编为《尹如圭烈士诗抄》,刊印传世。
上一篇:贺曼真
下一篇:贺绿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