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沐英(1345—1392),安徽凤阳人,汉族,明初重要将领。沐英幼年时,父亲早死,随母避兵乱,母又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朱姓,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当时朱元璋已投郭子兴部下为兵,沐英小时是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的。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改为应天府,派徐达攻占镇江,取得战略性的胜利。沐英“数从上征伐,入侍帷幄,昼夜勤励”,十八岁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洪武三年(1370),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当时府中机务繁积。沐英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剖决无滞,深得朱元璋器重。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三十万军征讨云南。沐英率所部于洪武十五年进入昆明后,派东川侯曹震、宣德侯金朝兴分道进取临安路。通海是明军进取临安必经之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进入通海。 当时,明军已按驻军编制总额的一定比例装备火铳,火铳是一种金属管状火器,类似于后来的青铜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