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骏声,又名洪维珍,南安丰州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出生。5岁丧父,靠母亲替人洗衣服维持生活,12岁到洪濑杂货店当学徒,民国10年(1921)南渡印尼谋生。
骏声在印尼当店员,广泛接触劳动群众,对广大侨胞遭受殖民者的破孩深有体会,立志发奋图强,振兴中华。他在业余时间认真读书,学习孙中山的-,接受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热心参加各种爱国活动。民国16年夏,他满怀热情回国,准备投身于大革命运动。但当时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他深感失望和愤慨。毅然返回家乡,与洪雪立、林仲等人在丰州孔庙举办青年夜校,传播革命思想。翌年,参与筹办中南学校,并接受校董会的委托,到印尼万隆、吧城、泗水等地发动华侨捐资办学,在印尼加入共产党,与洪雪立、林仲在印尼玛琅中学建立党支部。1931年受命在泗水店中开展工作,建立“青年互助社”,组织“革命互济会”,团结各阶层进步人士。次年,党组织在泗水出版革命刊物《赤潮》,骏声负责发行工作。1933年5月,《赤潮》被荷兰殖民主义者查封,骏声等人被驱逐回国。
1935年,骏声因病前往新加坡就医,治病期间继续参加抗日救国活动,发动华侨捐款支援新四军抗日,动员华侨青年和技术人员回国参加抗战,新加坡被日军占领后,骏声转移到印尼泗水,加入“民族抗日大同盟”,继续投身抗日斗争。抗战胜利后,印尼宣布独立。1916年英荷联军侵犯泗水,骏声加入“华侨战时服务团”,反抗英荷联军的武装斗争,参与创办《南侨日报》,揭露侵略者罪行。随后,形势恶化,英荷势力控制印尼,《南侨日报》被查封,骏声-返回新加坡。
骏声在新加坡与林降祥等人创办商业公司,以筹集资金支援国内解放战争,并负责接待和护送国内出国到新加坡等地的革命志士。不久,奉命转移到香港,先后在南洋商业银行、澳门南通银行、香港金城银行担任领导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留在香港为祖国的革命和建设出力。1956年国庆前夕,骏声随香港观光团到北京,对祖国的建设成就感到自豪。离京时谆谆教导在国内读书的子女:“要好好学习,跟共产党走。”
骏声于1962年在香港病逝,享年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