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渭生,字俊周,南安诗山苏美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其父吕尚科以农为业,三位哥哥先后南渡菲律宾谋生。其三兄吕双合,后来成为马尼拉航海业的巨子,还参加同盟会,任该会在菲律宾的筹饷委员,筹款支援孙中山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后,渭生入福建省立法政学堂攻读,毕业后从政。在反袁运动和北伐战争中,渭生奔走声援,先后结识国民党要人胡汉民、李济深、李宗仁等。民国11年冬,许崇智率领讨伐陈炯明的东路讨贼军入闽扩充队伍,委任渭生为新编陆军第二师中将副师长兼福建省实业厅长。民国14年,渭生到国民党厦门市党部工作。民国21年夏,蒋光鼐、蔡廷锴率领十九路军入闽,翌年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反对蒋介石,渭生参与其事。十九路军“闽变”失败后,渭生避祸潜居鼓浪屿,旋即由其三兄双合派船接往菲律宾协助经营船务。
吕双合在华侨中是个颇有影响的人物,蒋介石通过国民政府驻菲领事馆向吕双合表示,欢迎渭生回国协助侨务工作。渭生于民国27年到南京任国府侨务委员,民国31年升任常务委员。抗日战争期间,渭生积极发动华侨捐献,支援抗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侨汇中断,渭生任侨委放赈专员,曾到福建侨乡对归侨、侨眷进行慰问、赈济。他顺途回乡,倡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忠烈祠”于诗山公园里,规定每年7月7日致祭抗日先烈。
渭生曾被选为“国大”华侨代表。民国37年(1948)初携眷回乡定居。在乡期间,组织“诗山磊社”,社员100多人,均是老人,以“协助地方建设,为民排难解纷”为宗旨,规定每半个月议事聚餐一次,集资修葺诗山公园及千年古刹凤山寺。
民国38春,其子接他到香港居住。1950年在香港病逝,终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