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间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生卒年不详。少颖慧。与嵇康等友善。向秀本隐居不出,景元四年 (263)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应征到洛阳。后任散骑侍郎,又转黄门散骑常侍。向秀好老庄之学。当时《庄子》一书虽颇流传,但旧注莫能究其旨统,向秀作《庄子隐解》,解释玄理,影响甚大,对玄学的盛行起了推动作用。但向秀未注完《秋水》、《至乐》。稍后,郭象在《庄子隐解》的基础上补完《秋水》、《至乐》注释,又加发挥,成为今日所见的《庄子注》。向秀今存赋、文各一篇。《思旧赋》作于入洛途经嵇康故居时,赋(及序)中描写了重睹故人旧庐时的感受,表达了对亡友深挚的怀念之情。此赋情景交融,充满了清凄悲怆的情调。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险恶,作者不能直抒胸臆,所以它仅限于写思念之情,而不及有关的事实。鲁迅曾指出这篇赋刚开头却又煞了尾(《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纪念》)。《难嵇叔夜养生论》是为了让嵇康发表正面主张而写的引发性文字,并非向秀本人的思想表述。它与嵇康的《养生论》、《答向子期难养生论》,实际上是一组完整的文章,阐发他们无为自得,体妙心玄
,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