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谢成汉
建瓯人,生于民国9年(1920年)。粗识文字,以肩挑麦芽糖兑换破旧物为业,经常兑来一些古董、古钱、古玩。
建瓯鼓楼后原有两户古董商店,陈列古物琳琅满目,谢成汉对此产生兴趣,因而与古董商结识,时相来往并拜其为师,逐渐提高鉴别能力。他对古董0流失国外极为愤慨,因而以保护古物为己任,所收古董文物慎重珍藏,积年累月愈收愈多。为进一步提高古文物知识,他节衣缩食,往福州、广州等处参观,并购来一些珍品,增加收藏品种。1951年,再度往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湖南、广东等省市,买来古书画、古玩品等,成为民间古董收藏家。
谢成汉收藏古董前后历40年,藏有各朝瓷陶器121种,古钱89种,以及各式各样古玩古刻、名人字画等,还有中外邮票200余张。其中古钱类有春秋“墨刀”、王莽“金错刀”、晋孝武时“沈郎五铢”、北周宣帝时“永通万国”、元末陈友谅在江西铸造的“大义通宝”、清初吴三桂“昭武通宝”,以及太平天国钱币,陶瓷器类有战国以来杭州越瓷、河北定窑、河南钧窑产品;古书画类有林则徐、翁同龢、陆润庠、陈宝琛等墨迹和清人扇集40余幅。古雕刻作品也不少,其中一橄榄核上雕有《太白醉酒图》,图中酒坛上刻“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14字;另一橄榄核仅半面,微刻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全文81字明晰可辨。还有和尚背道人下山、关公提刀骑马、十八罗汉等核雕。此外,收藏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币、铜币和纸币。
“文革”中,谢成汉遭受批判,所藏文物也遭浩劫,被砸掉古陶瓷器70多件,焚毁古书画20多幅。拨乱反正后,陆续收回一部分。他珍藏的古物绝不售给私人,拍成照片提供给各级文物机关挑选,得到文化部和福建省文管会赞扬。他被省文史研究馆聘为馆员,建瓯县政协聘为政协委员,县科协聘为会员。1982年因病去世。家属遵照他生前遗嘱,将大部分珍贵文物分别捐赠给省、县博物馆珍藏。
上一篇:游简言
下一篇:朱民生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