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伯驹 ( 1937. 9. 4. - )浙江平阳人。 数学家,拓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9月4日生于天津,父亲姜立夫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最有成效的开拓者之一。早年聪颖,勤奋好学,少年时代喜爱科学。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在学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数学基础扎实而广博。1955-1956年两次评为北京大学三好学生,1956年获北京大学银质奖章。1957年毕业后留系任教,1961年起做著名数学家江泽涵的助手,讲授拓扑学专门化课程。1978年越级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晋升教授,是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之一。1979年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作学术访问, 1980-1981年应邀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讲学。此后多次出国讲学、合作研究、参加会议。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年兼任南开数学研究所副所长。1995-1998年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1983-1987年担任中国数学会理事并任其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1989-1997年任北京数学会理事长。1979年和1983年任第5-6届全国青联委员,1988年起任全国政协委员至今。
姜伯驹教授是拓扑学家,在不动点理论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1962年突破了尼尔森理论发展中的瓶颈—“尼尔森数的计算问题”,提出映射f的迹群J ( f ) 的概念,证明当J ( f )=π1(X)时,f 的各不动点类的指数相等;特别当L ( f ) ≠ 0 时,该指数不为零,从而N ( f ) 就是不动点类的个数,并给出算法。这个进展使不动点理论重新活跃起来,他提出的新概念被称作“姜子群”、“姜空间”,成为国际同行间流行的术语。
接着又解决了尼尔森理论发展中最主要的悬疑—“尼尔森数的实现问题”。1980年改进了前人的结果,得出结论:除欧拉数为负数的曲面外,对任何无局部分割点的连通多面体,问题有肯定的回答。这说明曲面的情形正是困难所在。1981年成功地应用W. P. 瑟斯顿 ( Thurston ) 的工作,证明对于曲面的自同胚而言,尼尔森数是可以实现的。1984年运用辫群作工具,构造了一个曲面的自映射f, 使N ( f ) = 0, 但任何同伦于f的映射都有不动点。1985年进一步证明:对任何负欧拉数曲面都可构造尼尔森数不能达到的自映射。这样完全解决了尼尔森数的实现问题。
除这两个基本问题以外,姜伯驹在其他问题上也做出了好的成果,譬如周期点理论等等。他的《尼尔森不动点理论讲座》是以介绍自己工作为主的一部专著,提出不少新思想、新概念,代表了当时不动点理论研究的新水平,被列为《当代数学丛书》第14册,1983年在美国出版, 这是1980年以来我国数学家直接在国外出版的第一部专著。2000年国际权威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的统计表明,在出版后的17年里,本书被引用过109次。
1970年代末,姜伯驹接触了当时正在兴起的低维拓扑学,最先把它介绍到国内来。他自己在纽结理论和瑟斯顿理论等方面取得进展,并且把低维流形的成就和方法应用于不动点理论的研究。同时倡导年青人开展低维流形的研究。
1978年姜伯驹和江泽涵、石根华一起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姜伯驹和石根华的“关于不动点类理论”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7年姜伯驹的“曲面自映射的不动点理论”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8年获陈省身数学奖,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2002年获华罗庚数学奖。
姜伯驹教授热爱教学工作,1958年起承担主讲任务, 46年如一日,对教学精益求精,对学生诲人不倦,不仅授课深受学生欢迎,而且人品和学术成就为学生、同事和国内外同行所敬重和钦佩。
姜伯驹教授一向关心大学数学系的教育改革。1995-2000年曾任教育部理科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他主持的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在全院教师多年的努力之后,2001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02年姜伯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姜伯驹的主要著述有专著《尼尔森不动点理论讲座》(1983),科普读物《一笔画和邮递路线问题》(1962,1964,2002),《绳圈的数学》(1991)等等。1957年至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英文论文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引用。(本文已经姜伯驹院士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