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贲
鲁贲(1912~1940) ,原名学增,字愚如,横山县柴兴梁村人。
鲁贲出身豪门,其家在旧城号称“鲁半街”。祖父进贤,清廪生,当地士绅,曾捐银二千两整修怀远县城。舅父曹雨三,亦本县名士。
民国十四年(1925),鲁贲就读“一高”,学习新思想、新文化,初步认识到黑暗社会的阶级本质,决心背叛封建家庭,奋起救国救民,参加由王东皋、高岗领导的反对奴化教育学潮运动。
民国十六年(1927),鲁贲在“一高”学习马列主义。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学校地下党支部青年委员。
鲁贲聪明颖悟,发奋求知。民国十七年(1928)以优异成绩考入榆林六中。不久,毅然离开学校,从事革命活动,任共青团横山县委书记、府谷县委书记,在沙峁沟农运中,建立农会、妇会、赤卫队,斗地主,惩-,查禁烟赌,受到特委表扬。民国二十年(1931)5月,与陕北特委书记赵伯平秘密联系,恢复榆中党、团组织。9月,任特委巡视员及团特委副书记。冬,在米脂结识志同道合的安建萍,不久结为伉俪。12月,特委机关移至他家,他深入发动群众,终致爆发响水、波罗数千农民抗粮抗捐斗争。事后他被关进监狱,在严刑拷打和封官许愿面前坚不吐实,由曹雨山营救和群众声援出狱。
民国二十二年(1933)中秋节,在佳县高家坬召开的陕北特委第四次扩大会议上,鲁贲当选为特委委员。12月11日,他去北平向中央驻北方代表李华生主持的陕北问题座谈会汇报。后任绥远团工委书记。
民国二十三年(1934)冬,鲁贲奉命以码头工人身份赴天津搞工运,克服困难,带病工作,向工人宣传革命,成立工会。并到中学、大学散发文件、演讲。翌年秋,先后任陕甘特委、关中特委书记。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再次去绥远担任工委书记。次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揭开全国抗日战争序幕。9月,鲁贲响应党的号召,请缨杀敌,随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民运部奔赴前线,并担任晋察冀临时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1月,调任冀中省委书记。4月21日至5月2日,冀中省委在安平县城召开第一次-会,根据晋察冀分局指示,改冀中省委为区党委,黄敬任书记,鲁贲任副书记兼民运部长。鲁贲与党委其他同志紧密团结,访贫问苦,和群众休戚与共,深入发动群众,建立农会、妇会、青会和儿童团,组织地方人民武装,为华北抗战奉献。
民国二十八年(1939)初,贺龙将军率部挺进冀中,鲁贲带领群众积极配合巩固华北军事战略任务,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建立各级“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工会、文建会、抗日救国联合会、回民抗日救国联合会;实行合理负担,鼓励生产,保障部队供给;注重培养工农干部,关心外地前来参加抗战的学生;办训练班、扫盲夜校、识字班、宣传队、剧团,办《冀中导报》,动员各阶层群众参加抗日斗争;总结经验,动员数十万群众挖地道,实行村自为战,配合部队,粉碎日军“扫荡”,取得五战全捷战绩。聂荣臻将军曾经说过:冀中这块抗日根据地,是我们党领导首创的平原抗日根据地。
同年,鲁贲被选为出席党的“七大”代表。民国二十九年(1940)5月,他带领冀中社会部长侯玉田、第二地委书记孙铭、第四地委吴健民等一行七人赴晋察冀分局筹备去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当他们横跨铁路行进至山西省繁峙县一村庄时,突遭日寇袭击,大家立即开枪还击,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先后牺牲,为了保护党的文件,鲁贲纵马跳崖,壮烈牺牲。
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时,党中央在延安为鲁贲同志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党中央、冀中区党委及刘少奇、林伯渠等同志分别送挽幛与花圈,中央领导人致悼词,安建萍致祭文。悼词说:鲁贲同志为劳动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懈,始终如一。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是广大群众的好朋友,同志称许,群众爱戴。
来源:中共横山县委党史地方志研究编纂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