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金曾澄(1879~1957),字湘帆,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广州番禺。出身于商业资本家家庭,幼年接受家庭教师的启蒙教育,青年时期在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的影响下,崇尚西法。光绪二十四年(1898)曾参与发起创办广州时敏学堂。光绪二十七年东渡日本留学。宣统二年(1910)毕业于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归国后即参加应试,被清政府录用为学部主事。
民国六年(1912)初,金曾澄从北京回到广州,在广东都督府任参事,管理全省教育行政事务;经广东都督胡汉民和钟荣光介绍加入同盟会,同年加入国民党。此时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改办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金曾澄出任该校校长并兼黄埔海军学校教官。1913年因母辞世离任,后赴南洋新加坡等地考察。1915年任番禺县立师范学校校长。1917年至1923年复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20年曾赴美国考察战后教育,回国后编写了《视察报告书》,并于任期内动员华侨捐得巨款为该校兴建了两座教学大楼。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从创办至1923 年金曾澄离任为止,11 年间毕业生共达2400多人,遍布全省各地。
1921年,金曾澄任广州市第一届参议员、广东教育学会会长、广东大学教育长、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及广州华侨教育后援会主席。
北伐战争前,金曾澄代表广东教育会赴北京参加国民会议,并以人民外交委员会名义,驻北京监视北京政府行动。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金曾澄即回到广州,任广东革命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任广州大学校长、国民大学董事长、国立法官学校教授及中央银行董事等职。1929 年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秘书长,同年3月出席了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9年至1937年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其间曾兼任第二、三届广州特别市党部监察委员会常务监事,党义教师检定委员会委员、中小学校军事训练委员会委员、县长考试委员会委员、-高等考试第二典试委员会委员、-法官典试委员等职,1930年至1932年3月曾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金曾澄携家人避居香港。1942年3月日军进攻香港,他又返回广东战时省会曲江,任广东省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2年6月至1945年12月,金曾澄担任国立中山大学代理校长(学校设在粤北坪石镇)。1945年春,日军企图打通粤汉线,他又组织全校师生疏散到连县、五华、兴宁和梅县等地,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办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金曾澄历任仲凯农业学校、执信女校和教忠中学等校校长,兼任国民大学、广州大学特约教授、广州大学董事长,并当选为广州市参议会参议员兼驻会委员。
1949年广州解放后,70岁的金曾澄仍担任广州私立教忠中学(现广州市十三中学)校长职务。1953年9月,广州市文史馆成立,他受聘为馆员。1957年1月任副馆长。
1955年当选为广州市政协委员。1956年当选为广州市政协第一届常务委员。1957年3月24日,在广州病逝。
遗著有《视察报告书》、《澄宇斋诗存》、《-问答》、《广东教育史略》等。
上一篇:周新
下一篇:曾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