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采
马采 (1904—1999),字君白,别号采真子,广东海丰人。1904年出生。1921年10月由广东当局公费派往日本留学,1927年在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毕业后,考入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哲学科,先后师从哲学家西田几多郎和田边元、美学家深田康算,并在植田康藏教授指导下于1931年完成大学学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接着,在东京帝国大学大学院(相当于今研究生院)研究美学和美学史。1933年10月毕业后,回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1938年与哲学系助教-结婚。1939年年初升为教授。抗日战争期间,中山大学几经搬迁,马采辗转于粤西、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粤北等地。抗战结束后,马采回到广州,先后任教于法商学院和珠海大学。建国后,1950年被保送到南方大学学习,毕业后回中山大学任教。1952年调北京大学任教,1960年中山大学复办哲学系,又返回中山大学。
马采是中国当代美学的开拓者之一。20世纪30年代,他率先把黑格尔美学介绍到中国来,著有《黑格尔美学辩证法》《论艺术理念的发展》等,提出“创作与鉴赏正是艺术理念不可分割的两面。没有不被创作的艺术,也没有不被鉴赏的艺术。鉴赏便是创作,创作便是鉴赏”。其观点被学术界称为“马氏美学辩证法”。
20世纪40年代后期,马采从德国观念论美学转向李普斯美学移感说,发表《释移感》《论美—从移感说观点看审美评价的意义》,并将李普斯的“生命感情”与中国画学“六-”的“气韵生动”联系起来,用一种跨学科的观点开展对中国美学的研究,发表《中国美艺讲演录》《顾恺之研究》《王维研究》《孔子与音乐》等论著。同时,还根据20世纪初国外学者的理论,提出应深入研究艺术学,把美学与艺术学区别开来。
马采还是中国当代美学教育的奠基者之一。20世纪30年代已是全国主讲美学的4位学者之一(另3位是宗白华、邓以蛰、冯文潜)。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他与宗白华、朱光潜、邓以蛰3位教授共同开设新中国第一次美学专题课,他主讲《黑格尔以后的西方美学》,奠定了中国美学高等教育的基础。1980年,在昆明召开的中华全国美学学会成立大会上,他提出“大力开展审美教育,为‘四化’建设服务”的呼吁,推动了美学的普及教育。
在哲学研究上,马采早在20世纪40年代已出版《哲学概论》《原哲》等著作,晚年又出版《世界哲学史年表》,这是中外哲学研究的浩大基础工程,填补了中国在哲学基础研究方面的空白。
马采还翻译出版了一批颇有思想价值的著作,如费希特的《告德意志国民》,幸德秋的《社会主义神髓》《基督抹杀论》《二十世纪的怪物——帝国主义》《近代日本思想史》和安藤昌益的《良演哲论》《自然世论》等,以及《萨摩亚史》等历史文化著作。
改革开放后,他与夫人-一起耕耘于学术园地。陆续出版《哲学与美学文集》《艺术学与艺术史文集》《马采文集》。1980—1984年编著的50多万字的《世界哲学史年表》(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于1994年获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其后,二老又投入《世界美学艺术史年表》的编著工作。-以85岁的高龄,抱病编毕20万字的“中国美学艺术史年表”后,来不及等到出版便已辞世。高龄的马采在爱妻去世之后,独力完成全书编纂任务,可惜即将告竣之时,于1999年3月2日在广州去世。未完的编章后经马采子女和学生共同整理,并经刘纲纪教授审定完成全书,于2001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70万字)。
马采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研究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广东美学学会顾问、中华全国日本哲学学会顾问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