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徐茂均(1860~1930),又名玖祥,三华村沙埒庄(即今新华镇公益村)人。他出身贫苦,父母早故,读过几年私塾,后为生活所迫,外出谋生。初在广州、香港做工,20岁左右到加拿大当铁路工人,业余自修理工科课程,后来当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在那里工作了20多年,目睹美洲各地劳工运动高涨,痛感祖国积弱贫困,萌发了推翻清政府、振兴中华的思想。
辛亥革命前夕,茂均回乡带头剪辫,公开号召村民仿效,并号召妇女“放脚”,人称他“无辫均”、“大胆均”。他经常向村人宣传革命道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人又称他为“百知均”。
宣统元年(1909),中国同盟会派徐维扬在乡中组建番花同盟分会,茂均即响应入会。宣统三年,广州“三·二九”之役中,徐茂均是选锋队员之一,他随同徐维扬进攻两广督署,遇敌援兵,转战于小北门一带,被围困于二牌楼的华庆里。后茂均等越檐得脱,幸免于难。
同年,三华村在新街火车站之南开辟新民埠(即今县城新华镇的前身),茂均集侨资成立大安公司,对促进物资交流,繁荣农村经济起一定作用。他又在家乡沙埒庄创办日新小学,校门横额大书“世界大同”四字。民国3年(1914),他又筹集侨资投入建设花新公路(花城至新民埠),惜因时局动荡而未果。
民国10年(1921),他将沙埒庄易名为公益新村,并在该村倡办“广东省花县共产农团”,发表宣言,宣称“天生人类,本为平等。而世间之产业,亦系天人相胥而成,宜应归人人所享用”,主张“联络贫富……立为一团。耕田种禾……纺织自为。……农隙暇时,兼习手工,编制农歌,使乐而忘倦,改良耕种,或借用机力,……能自养者,方能自给。……嫁娶凶葬皆有赡,各家老幼,均归公家担任教养,共享天和幸福…”。共产农团成立时,全村群众参加,会上号召全村不-田、私田一律归集体公有。广东省政府派人送来一面锦旗,上 书“公益新村,共产新声”八个大字。随后,茂均献出全部土地举办“公益农场”,又将该村同德会(即教会)所有十多亩荔枝园办“公益工场”,组织6个人经营。他不仅自己参加劳动,也要求子女在寒暑假日回家劳动。这个共产农团,终因地主反对,农民怀疑,不久也就散了。随后,他又组织蚕业公司,发动村民养蚕、缫丝,后因养蚕不得法,也无所成。民国13年发动兴修水利,在公益附近拦水挖圳引灌,受益田四百余亩。茂均还致力建造桥梁和凉亭等公益事业。
民国11年(1922)3月14日,在广-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上,徐茂均以农村团员代表身份在会上表示:“不搞温情的改良,要进行阶级斗争,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努力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特别要注意农-动。”(茂均当时62岁,当时团章规定,凡团员过40岁,为特别团员)民国13年,工农运动迅速发展,阮啸仙、彭湃、周其鉴等先后来花县做宣传发动工作。在他们的指导下,共产党员侯桂平、陈道周、王福三等组织发动了九湖、宝珠岗、元田等乡村最先建立农民协会。民国14年夏,徐茂均发动公益村建立农民协会,他被选为农会委员长。参加农会者占全村青壮年百分之八十。农会还建立了一支三十多人的农民自卫军及公益平民夜校。
公益村农会成立后,徐茂均除尽力搞好本村农会工作外,又积极发动三华、横潭、石岗、石坡、㘵心、莲塘、罗洞等村群众,相继成立农会。不久,联合各村农会成立花县三区农民协会。为了解决三华乡农会的经费,徐茂均拨出自己的五亩土地给三华农会使用,并经常赞助三区农协会的经费。
民国16年(1927)6月,茂均曾代表广东省前往汉口参加全国第四次劳动代表大会,为大会主席团的成员。他被选为宣传教育委员会委员。同年国民党发动“清党”,花县农运遭到反动势力的疯狂镇压,中共花县党组织由花县县城(即今花城)转移到公益村,并成立县委会,继续从事地下斗争。由于罗洞乡农会会员卢炽林(又名卢翰)叛变告密,民国17年农历正月二十八日晚,县委遭敌人严重破坏,县委成员及省特派员陈汉元均被捕牺牲。徐茂均逃脱,但其妻和一女儿却被捕囚禁。徐茂均脱险后,国民党政府悬花红通缉,他知道国内难以立足,便奔赴越南,为了掩护革命活动,在西贡办了一家女校请一基督教徒任教。茂均常被特务盯梢,不得不经常转移住址。他还编了一本易学、易查、易解的《华文字典》。他由于过度劳累,突患脑病,由儿子徐日光秘密护送回广州医治,无效,民国19年秋病逝,终年70岁。
上一篇:宋居仁
下一篇:侯立池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