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黄学准,字三平,号皞子,明,南海人。嘉靖二十三年潜江知县。
(一)
笔者通过查寻广州《黄氏家谱》,准确地说,黄学准是今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朗头村人。其先祖在南宋时期(1140)先从湖广(湖北)江夏郡(今武汉市江夏区)迁往江西,几经辗转,最后定居今朗头村。从第七世黄仕明立村开始,黄氏家族逐渐成为书墨飘香,科甲鹊起的名门望族。有史记载,仅明、清两朝中举者十人,高中进士者十五人,有“七子五登科”“公孙八科甲”“父子两乡贤”之美称。这“父子两乡贤”就是指黄氏十四世黄暤(黄学准之父),进士、乡贤,十五世祖黄学准,进士(家谱记载是进士,其他史志记载是以举人身份入仕)、名宦,乡贤。旧时的南海县属广州府辖,其版图可能包括今花都区。
《广东通志·名宦》(以下简称《通志》)、康熙《潜江县志》(卷十二·秩官志。以下简称《县志》)等史志对黄学准的记载都基本相同,《通志》记载得更为翔实。从这些史志中得知黄学准在明正德十四年(1519)中举。中举后的黄学准并没有马上求职入仕,而是继续寒窗苦读向进士进发,先后多次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通志》记载:“嘉靖间授崖州学正”。崖州即今海南省三亚市及周边区县,明朝中期其偏远、荒莽、落后景象可想而知。当时这地方“士不知学,民不识字”,黄学准潜心办学,以朝廷钦定的“四书五经”为教义,认真传道授业,教化民众,培育士子,士子“多成就者”。
(二)
因黄学准在学正岗位上业绩显著,嘉靖二十三年(1544)迁升潜江知县。潜江滨江临水,旧时,水患是潜江县令和百姓的心头之患,每年夏秋两季大多“潦岁至没城,公署中可舟也”,黄学准即率民众“筑堤捍之,患遂息”。时常的水患使有些人-为盗匪,当时有一名叫夏三的流窜巨盗,烧杀抢掠,横行于鄂湘之间,闹得商贾不敢至,百姓不得宁,“郡邑兵不能制,学准密计擒之”;同时,本县皇庄(今后湖一带)人与夏三相勾结行劫也十分猖獗,也一并被黄学准缉拿归案,确保了一方百姓的平安。
黄学准在潜知县任上,特别注重抗御水患的相关工作,做了力所能及的诸如筑堤、浚河,将水啮浸损的城墙北边抛石筑矶,固城抗洪之外,并遵循当时民俗修建庙宇敬俸神灵以保平安。《县志》载:旧时县城正街有一座祭水神的水府庙,成化六年(1470)知县汪志迁建于东门河岸,嘉靖二十四年(1545)黄学准迁建于北门外的河岸(今康馨花园北边一带),以石镇城墙北边水冲之险。同时,他还觉得城北不够坚固,在水府庙左侧建一楠栂(楠栂,水神之妃)庙以镇河妖,实则是“添三矶头”以杀城北水势,保城池安稳。楠栂庙建成后,他提笔撰写了一篇《楠栂庙记》(《县志》卷六有载,略)。此举现在看来虽然唯心不可取,但当时黄学准能将“楚俗尚鬼”的民俗用于办实事,不乏智慧之举。
(三)
特别值得潜江民众称颂念记的是黄学准主持修建了潜江城墙四门。宋乾德年间所建的潜江县城在安远镇(今高石碑镇蚌湖村一带),遭遇一场大水后,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迁至今园林城区建城时,名曰“田舍城”,顾名思义即在田园房舍之地建起的一座城池。旧城为土城(也就是用泥土筑成的一周堤堘,今南门河游园尚存的西堤就有旧土城的雏形),没有确切的城池四门及名称。黄学准莅位潜江后,总感觉进出县城不便,没有四门街道拓展不开,市井零乱,经多次实地踏勘城池,征求耆老乡绅意见后,决定修建四门。
城门建成后,黄学准请其老乡,时任南宫礼部尚书湛若水(今广东增城人,明代哲学家、名宦)撰写了一篇《新修城门记》(《县志》有载)。湛尚书写道:修建城门时,“议财用,措糇(hóu,干粮、食粮)粮,不伤公帑(tǎng,府库里的钱财),不劳民财”,四门告成时,“民若不知有兴作,官若不知有鞭挞”。他还盛赞这是“闻政事之门,又得心术之门”,“潜尹黄子政暇之所讲闻,必将以宇宙为家,以天地为城郭”。并给四门各取了颇具诗意的名字,东曰“汉滨”之门,即汉水支流经城东入沔阳;西曰“郢郊”之门,即承天府为郢,西护潜江,潜江言之郢之郊;南曰“迎薰”之门,即迎财祈福,似薫香以为民悦;北曰“望洋”之门,即汉水、排沙河北环如洋似带。此四门为潜江城门之始,虽为黄学准主政修建,但他却十分谦恭地将功绩让给了承天府分巡道佥事柯乔檄(字双华),因而湛尚书修城记中的好多溢美之词都给了柯乔檄。
(四)
黄学准在潜知政六年,为政公正廉明,作风正派,处事坚持原则,不阿权贵。当他智擒夏三以及与夏三狼狈为奸的皇庄人,皇庄总管廖斌索要夏三去邀功请赏,黄学准怕夏三的余党买通官府后逃脱打击而不予,令廖斌十分难堪不悦;分巡道的兵备使者认为他缉拿夏三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抢了他的功劳,对黄学准也心生忌妒,四处诋毁。勤政务实、一心为民的黄学准办事讲原则,高风亮节,不理会这些,也不顺应官场的潜规则,结果遭到这帮人的暗算,两届期满考核后不仅没有升职,还降职改任淮安(今江苏淮安市)教授。《县志》载:黄学准“去之日囊箧(qiè,小箱子)萧然”,“历今士民犹能颂之”。《通志》载:此后黄学准又升任贵县(今广西贵港市)知县时,里甲日供堂千钱,他说:“此皆民脂也,一切不受”,百姓称德不忘。
黄学准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文学造诣的-,《潜江明清诗选》收录有他在潜的两首诗。第一首是《题妙庭观》,其中前四句写道:“汉水周环百尺楼,尘踪竟日此淹留。牛横牧笛云生陇,艇卧渔蓑月映洲”。第二首《题元真观》,这是他遭贬临别潜江时专程去城南二里(今潜江中学一带)的元真观,拜访了道士之后感叹官场黑暗,作往事不堪回首而题的一首诗,后四句是这样写的:“一宦忽惊千里别,六年无暇片辞留。不堪回首成尘迹,日暮云生杜若洲”。
因其才气和教学的名气,后来被调往京城任国子监助教。再后来官复七品,任浔州(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通判,后官复原职任了贵县知县,待他最后致仕归里时已是朝廷五品命官。
《通志》载:黄学准归里后与同乡何维柏(字乔仲,号吉林,曾任礼部侍郎、吏部左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是明代不畏权相、刚直敢谏的名宦之一)、霍与瑕(官至兵部职方,广西佥事,明代政治人物)等人在南海“结诗社于盍簮(hézān)楼”,著有《家园诗稿》,后被供奉于南海乡贤祠。
上一篇:骆秉章
下一篇:洪仁玕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