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1911-1966)冶金工业部副部长。
湖南省长沙县人, 原名郑家献,1911年出生。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就读于长沙大麓中学、湖南大学教育系。1936年毕业后,曾在浙江杭州虎林中学任教。后回湘任醴陵乡村师范教务主任。因宣传进步思想,组织学生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引起国民党当局的不满,后被校长解聘回乡。其姐刘英已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他相信姐姐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遂于1937年冬历经艰险,辗转到达延安。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公学和马列学院学习结业后,分配到中央组织部工作。1939年任刘少奇秘书,赴中原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1940年,奉命开辟苏北盐阜抗日根据地,任地委书记兼盐阜军区政委。1941年初,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新建盐阜淮海区党委,任区党委书记。1942年9月,中共中央华中局根据中央决定,将盐阜、淮海两个区党委合并为苏北区党委,任宣传部长,并兼任盐阜地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在盐阜期间,与司令员洪学智一道,统一指挥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采取突击行动,对全区汉奸实行大逮捕,严惩首恶分子,教育一般分子,为巩固和发展盐阜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三师十旅政委,随黄克诚开赴东北,历任中共合江省委副书记、中共西满分局-部副部长、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兼-部部长等职,为开辟和建设东北解放区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北京任职于外交部,参加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1951年6月后,历任钢铁工业管理局局长、冶金部部长助理、副部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科委冶金组组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分管冶金工业生产技术、科学研究和部分国防尖端项目。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很快由外行变为内行,工作出色,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肯定。
“文革”初期,被诬为“走资派”、“-修正主义分子”,他仍不顾个人安危,同错误路线进行坚决斗争。他竭力保护对国家冶金工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因而受到残酷批斗。1966年8月含冤逝世,时年55岁。冶金部1975年为他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1979年为他彻底平反昭雪,高度评价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无私奉献,艰苦奋斗,30年如一日,创造了巨大业绩的革命精神。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