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龙
(1908~1987)
原名恒源,省璜乡谷口村人。小时为人家放牛,11岁随父到沙县打铁。12岁父病逝,又跟乡人当打铁学徒,学得一手修枪械的好技艺。
民国19年(1930)2月,昌龙在崇安县小溪坪参加红军,在红军军械厂当枪械修理工。不久,该厂抽调张昌龙等30多名工人去赣东北,编入方民敏所属的红十军。他到江西后,分配在刚成立的弋阳兵工厂工作,除制造枪枝外,主要造子弹。初为制造锡头弹,后改铸造铜头子弹,源源不断地供应红军前方部队。两年后,红十军打回福建,他在攻克浦城时负伤,遂留闽北红军平雪兵工厂。时厂里工人100多人,主要从事制造子弹、手榴弹等,还负责修理江西红军的枪枝。民国22年初,兵工厂与修械处合并,张任兵工厂主任,工人扩增至近300名,下设修械、子弹、炸弹、制造工具等4个科,每月平均造子弹13~14万发,炸弹、地雷7~8千枚,生产任务十分繁重,经常晚上加班加点。当时没有电灯用汽油灯,汽油用完就以毛竹片燃着照明。翌年初,每月造子弹增至15万发,手榴弹、地雷也增为1万枚,成为当时闽赣边区红军武器弹药主要供应地。
民国23年主力红军长征后,留下部分队伍长期坚持地方游击战争。这时兵工厂大部分工人分散各地,少数精干技术工由昌龙带领,随军区转移到江西铅山石垄、桐木关一带。民国25年11月,兵工厂由王文波等人负责,张调到江西省委机关教导队任政委。次年9月,国共合作,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奉命下山,昌龙所在教导队奉调到江西铅山塘街集中,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他在三支队司令部军需军械股任股长。民国30年,调三支队医院任所长兼协理员。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南京军区后勤部、军械部副部长、部长等职,享受副军级待遇。1964年,往皖南出差途中因车祸受伤,旋即离休。1987年病逝于南京,终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