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
觏祖居麻源谷口,家有田地数顷,生活尚可自给自足。少年时聪颖能文,l 4岁时丧父。天圣三年(1025年)李觏17岁,守父孝期满,出游求师。
景祜三年(1036年),觏赴汴京拜见修撰宋庠、李淑和记注聂冠卿、集贤叶清臣等朝官,均得嘉许。这年朝廷贡举事暂停,觏返回家乡。景祜四年,李觏乡试落榜,遂往鄱阳拜访范仲淹。康定二年(1041年),郡举觏京试茂材科。庆历二年(1042年),觏试制科,仍落第。从此退居家中,不再以功名为意。庆历三年(1043年),李觏创办“盱江书院”同年.南城奉诏始立郡学,郡守请李觏出主学事,课业授徒,四方慕名来南城求学者甚多,弟子达数百人。
皇祜元年(1049年),范仲淹守饶州,对李觏十分赏识,遂向朝廷推荐,附呈李觏著作《礼论》、《明堂定制图序》、《平土书》、《易论》等共24篇于仁宗皇帝,称觏“讲论六经,辨博明达,释然见圣人之旨;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义”,申明李觏“以母老不愿仕”,请求仁宗就地封觏一官,使觏既能侍奉0,又能为国尽忠。皇祜二年,李觏应范仲淹之邀赴杭州。仲淹再次上疏荐觏。经范仲淹、余靖等人几番举荐,仁宗才召李觏为太学助教,后升直讲。嘉祐二年(1057年),李觏任太学说书。嘉祐三年,朝廷下诏特授李觏通州海门县主簿衔,仍寄禄太学说书职,并令觏详究太学制度。嘉祐四年(1059年),天章阁侍讲兼管勾太学胡瑗患病告假,朝廷诏命李觏权同管勾太学。同年,李觏请假回乡迁葬祖母,归家后于八月病逝,葬于城西之凤凰山(即登高山)东麓。年仅51岁。
李觏一生潜心讲学与写作,著述极为丰富。觏去世后,其门人、尚书左丞邓润甫辑其遗作编成《后集》6卷,连同觏生前集的《退居类稿》、《皇祐续稿》等俱上于朝廷。明成化年间,吏部主
事左赞辑集李觏诗文37卷、年谱1卷、附录外集2卷,总名《直讲李先生文集》(又称《盱江文集》),刊印发行。1981年,中华书局整理、校点出版了《李觏集》,全集共37万字。
李觏所学以推明圣经为本.不拘泥于汉、唐诸儒旧说。深为东南人士敬重,皆推以为冠。觏常痛惜斯文衰敝,疾呼“坠地已甚,谁其拯之!”他潜心钻研文、武、周公、孔子遗文旧制与当世之务,悉著于翰墨。无论讲学还是著述,觏处处以“康国济民”为意。其著作多为“愤吊世故,警宪邦国”的政论,广泛地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现实。首开宋理学之宗,人们誉之为“皆从大处起议论”的“医国之书”。他的《潜书》、《礼论》、《周礼致太平记》、《庆历民言》以及《富国》、《安民》、《强兵》等策论,集中反映了他的政治、经济、法学、军事等方面的主张和思想,而《易论》、《删定易图序论》等则较充分地表达了他的哲学和自然观。李觏认为,“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以谓太极,其气已兆,非无之谓”,进而又指出“吾以为天地之先,强名太极。其言易有太极,谓有此名日太极者耳,非谓太极使有形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李觏比王安石大12岁,曾有交往。王安石对李觏也十分推崇,曾在《答王景山书》中写道:“足下又以江南士大夫为无能文者,而求李泰伯、曾子固豪士,某与纳焉”。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拜相推行新法,邓润甫向朝廷呈上李觏著作并参与变法。李觏的政论对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的熙宁新法均有一定的影响。李觏认为:“人所以为人,足食也;国所以为国,足用也”,民无衣食,国无财用,任何王朝都保不住自己的统治。他还认为根本的问题是土地问题:“是故土地本也,耕获末也。无地而责之耕。犹徒手而责之战”,“地力不尽,则谷米不多。田不垦辟,则租税不增”,提出以“平土之法”解决这个根本问题。
后世人对李觏益加仰重。宋高宗绍兴年间,南城建十贤楼、四贤堂,李觏与陈彭年等共祀,并于郡学大成殿绘李觏像以风后学。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立兴文堂以祀之。明成化元年(1465年),建昌新建李泰伯祠堂;成化八年,特旨准左赞状重修李觏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觏的哲学思想被列为重要研究项目。
上一篇:陈彭年
下一篇:吴伯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